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厚植生态环境优势 呵护碧水蓝天净土——访江东新区生态环境办公室主任袁茂文

江东新区生态环境办公室将如何贯彻落实江东新区实体经济提效年工作推进会精神,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江东出力?日前,江东新区生态环境办公室主任袁茂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江东新区生态环境办公室将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持续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区经济社会协同高质量发展。


江东新区雅色村河堤一段 张涛 摄

生态重在常抓不懈

江东新区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江东人高品质生活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袁茂文说,“十三五”期间,江东新区辖区内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持续改善,今年上半年的环境质量更是取得了明显实际性成效,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AQI)考核97.6%,6项污染物指标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要求;地表水水质总体优良,辖区内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东江江口国考、省考断面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柏埔河市考断面稳定达到Ⅱ类标准,义容河市考断面目标水质Ⅱ类基础持续打牢,稳中向好;土壤环境总体安全,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

“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全面提升新区生态环境质量。”袁茂文说,保持战略定力,巩固扩大“十三五”时期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成果,稳中求进、久久为功,深入实施新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为契机和牵引,加强东江优良水体保护,系统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大气环境综合管控、净土防御攻坚等污染防治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取得新突破,建成一批重要环境基础设施。

全力攻坚保碧水

江东新区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功能区为引领,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强化生态环境空间分区管控,严格落实《河源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河源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项攻坚为例,江东新区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整治工作,对禁养区养殖场坚决依法取缔,对非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在实行生态容量的前提下控制总量、提升质量,鼓励规模化养殖,严格控制“小、散、乱”养殖,依法加强监管,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同时还扎实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督促加大生活污水治理力度,进一步完善镇村污水管网,逐步提升污水收集率和进水COD浓度,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管护机制。

袁茂文说,接下来,江东新区生态环境办公室将坚持问题导向、环保为民,提升城乡生活环境质量,补短板强弱项,推进管网混接错接改造、管网更新、破损修复改造等工程,不断配齐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同时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科学选取污水处理模式,全面恢复水清、河畅、岸绿的美丽景象,建设优美生态环境,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除此之外,还将大力实施河(湖)长制,加强东江及其支流生态保护,加大义容河、工业园区纳污水体元塘河整治力度,全力削减畜禽养殖、生活污水、桉树种植、农业面源等污染负荷,确保各考核断面稳定达标;重点推进义容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加快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制定“一口一策”,精准施策,分类施策,加快截污管网建设。

精准防控护蓝天

江东新区生态环境办公室牵头制定实施《河源江东新区2022年夏秋季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加大《河源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宣传贯彻力度,督促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六个100%”扬尘防控措施,对东环路等重点路段加强督促有关单位实施每日不低于5次的洒水降尘作业并巡查;组织实施涉VOCs企业清理整顿行动,对重点区域无环保审批手续等违法企业进行严格执法,检查企业VOCs原辅材料情况,指导VOCs排放量大的企业进一步提高收集效率减少无组织排放;强化移动源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联动多部门开展机动车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联合执法检查;实行常态化执法巡查,强化污染天气应急部门联动机制,制定应急响应企业清单,督促相关部门及企业严格落实应急举措;组织开展低效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升级改造、重点企业深度治理、油气回收密闭性专项检查,确保VOCs减排实效。

“接下来,将协同河源市‘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等重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河源市城市扩容提质核心地带。”袁茂文说,江东新区生态环境办公室将配合市大气办及时统筹开展好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加强工业企业废气排放排查、监管和整治,协调联动应对污染天气,确保新区达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97%。同时还将坚持系统治理、协同增效,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整体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努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陈敏






上一篇:加快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