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稔子

作者:曾宪琪

稔子,又名桃金娘、白碾子、岗稔、水刀莲、乌肚子、当梨子、哆哞仔等。它是一种长在山上紫黑色的野生果子,在广东和广西地区尤为常见。

周末的清晨,我去市场买菜,在一个老爷爷摆的摊位里,见到了这种久违的果子——稔子。老爷爷告诉我,这是他凌晨5点多钟去山上摘的,摘到后马上就拿到市场上售卖,所以很新鲜。看着这紫黑而饱满,且表面还有露水的果子,加上果子散发的清香,让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一颗尝了起来。我先把上面花瓣一样的蒂剥开,然后把里面的果肉吸进嘴巴里,舌尖里清香的果汁,让我瞬间找回了那种熟悉的童年的味道。陶醉在美味的稔子里的我,被老爷爷的吆喝声打断了。老爷爷又告诉说,因为现在山上杂草太多,山路也不好走,很少有人会去山上摘稔子了,而且要在太阳出来之前去摘,比较新鲜。这么新鲜的稔子,我当然不会错过,于是,我就跟老爷爷买了一些。我想让家人也尝尝,帮他们找回记忆中的味道,也记住这浓浓的乡愁。看到老爷爷那灿烂的笑容,又让我想起了慈祥的外婆……

客家话里有句俗语:七月十四,稔哩乌到蒂。意思是:到了农历七月十四中元节,正是稔子最成熟的时候,这时候的稔子,全身饱满且乌黑。儿时,每到中元节过后的某一天一大早,外婆就会带着我和表姐到老房子后面的山上去摘稔子。山上的路曲曲折折,而且要穿过很长的一段越来越陡峭的路,路两旁铺满了一种绿色的、形似羽毛叫做芒萁的植物。上到半山后,只见漫山遍野都是矮矮的稔子树,乌黑个大的稔子挂满了枝头。这时候,我们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直到吃得手指被稔子的汁染得发紫发黑,然后再摘满一篮子,我们才带着一路清脆的欢笑声,心满意足地下山回家。而外婆那慈祥的笑容,也映着朝阳,显得格外灿烂。

唐代诗人姚合的《秋夕遣怀》中有云:“昨宵白露下,秋气满山城。”宋代诗人罗与之的《泛舟秋怀》中写道:“白露消磨暑,丹枫点画秋。”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过后,广东的天气已到秋却难似秋,而且气温如夏季般依旧居高不下。但是,这吹来的风里,已经有了秋的味道。这种原本属于夏末的产物,如今却在初秋才成熟上市。看来,它留恋夏季的同时,也期待秋季呀。

这种小小的果子,不仅是我童年里舌尖上的记忆味蕾,也寄托着我对已经去世的外婆的深深思念,更寄寓着在外漂泊的游子内心深处浓得难以化开的乡愁。

 






上一篇:请别辜负那双清澈的眼睛——读申平小小说《鹿衔角》有感
下一篇:一架扁豆品秋心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