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路碑

作者:叶碧权

从市区到久田镇途经古嶂山的坑水村是一条近道,这是一条相对崎岖狭窄的道路,平时通行车辆很少,但沿途风光旖旎绿满瞳,是一条骑自行车或自驾车驴友的打卡路。

两年前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我到久田镇访友。从家里早早出发了,时间充足,夫妻两人商量后,决定走坑水村这条近道,顺便观赏大山春暖花开的沿途风景,“遛游”一番。

车在山路中前行,雨渐渐停了,摇下车窗,清新空气扑面而来。山上的树已长出了一两寸新芽,有的嫩绿,有的朱红,把大山点缀得春色斑斓,大地一派生机盎然。我从小在大山里长大,对此种春光早已司空见惯,妻子却欢乐得像一个唧唧喳喳的画眉,把山里的鸟都叫醒了,搅动一山春意。

我把车开得很慢,也许是清晨那场雨,十几里的山路没遇到一辆车。峰回路转,一片几百亩的田塅出现在眼前,这里住着上百户人家,四周青山拥簇,这里的春天如世外桃源。路从田塅中穿过,我们来到一个不规则的十字路口。路旁边有一户人家,墙上贴了个铁牌,写着“路航小店”,门前竹椅上坐着一位八十多岁的阿婆。我停下车,想找路牌看看哪条路是通往久田镇,可是没有找到,却发现那位阿婆在望着我们。

“找什么路牌,走中间那条宽的大路。”妻子说。

“你肯定?”

“那还用说,通往镇里是乡道,其他是村道,难道村道还比乡道大?”

“有道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聪明了?听你的,出发!”

于是我们选择中间那条较宽的路继续前行。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妻子此时心情大好,哼起了小调。

又翻了几个小山坡,前行了四五公里路,突然我发现路只通向几户人家门前就到了尽头。我瞧了妻子一眼,“音乐”即刻停了,然后两人哈哈大笑。

我们返回路航小店,阿婆还坐在门前,她满脸的慈祥,好像知道我们会回来似的。我下车来到阿婆面前。

“阿婆,您好!我要买两瓶水。”

“哦!店内面有人的。”

我进去小店买了两瓶水出来,阿婆问:“阿妹(客家人对后辈的称呼),你们要去哪里?”

“要去久田镇,阿婆,请问我们该走哪条路?”

“现在左转可以了。”

“谢谢阿婆,下次见!”

“客气了,下次见!”

我回到车上,妻子说:“问路还要买水吗?”

“刚才问就不用,现在要买的,时势不同了嘛。”

也许妻子觉得刚才指挥错了,再没说什么。

我们到达目的地后,跟友人说起走错路这事,友人说:“那里不是坐着一个活路牌吗?怎么不问?”我听了好生尴尬。

小时候,母亲常教育我说路在口里,不知路就要问,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或错路。

今年国庆节期间,我们一家又去久田镇,也是途经坑水村,在上次迷路的地方,我们看见路边有一块刚立不久的路碑。路碑有一米多高,标线是刻入石中的,用红漆勾描,最右边是一条粗线,上面标着“久田”,上次我们走错的那条宽阔的路标着“李屋”,最左边一条标着“长坑”。

我停下车到路航小店买水,发现门前那竹椅空着,没有看见那位阿婆。后来我打听到,阿婆过世了,弥留之际还叮嘱她孙子阿毛在店对面的路边立一块路碑。

 






上一篇:快乐
下一篇:第一次夺冠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