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夺冠
作者:骆海娟
当冠军的奖牌终于到了我手上,快乐的心情无法形容,那沉甸甸的奖牌,象征着一种肯定,一种人间值得。
工作二十多年,今年8月我第一次参加河源市市场监管系统职工运动会。自从报名以来,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得冠军,因为自己年纪不小了,又十几年没有打过乒乓球,以前也没有正正经经学过,只是因为喜欢,才跟同样喜欢打球的朋友一起打着玩。所以这次运动会,我本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去参加。尽管没有想过会得冠军,对待训练我却并没有敷衍了事,每天傍晚五点半下班后的训练,我从不缺席。每次训练我都认真投入,尽管手法很业余,动作不规范,但我总是想,认真训练,打好每一个球,总会有进步。
8月,南方天气仍然十分炎热,我们训练的地方是在一栋办公楼的顶楼,没有电梯,每次爬上五楼的球馆就已经流汗了。进去球馆,打不了多久就大汗淋漓,一个小时过去了,虽然很热也有点累,但都舍不得离开,休息一会儿喝点水又跟队友们继续练习。两个小时后我明显感觉到腰酸背疼,天也快要黑了,这才结束训练回家。自从开始训练,每天晚上都是八点左右才吃晚饭。以前,一下班回来六点我就要吃饭,现在因为专注练球,就好像忘记了还要吃晚饭这回事。每天练球的时间都比较长,由于去年我曾经因为腰骨扭伤住院治疗过,稍微劳累就特别容易引起腰酸背疼,但是为了练球,我也忍了,每次练球结束回到家里,都是尽量平躺在床上,让腰部得到最好的休息,到了第二天傍晚,又可以投入到训练中去。训练虽然辛苦,但也不仅仅是辛苦。以前没有锻炼身体的习惯,整个身体都是笨重的,现在练球之后出了汗,身体却感觉轻松了,精神也愉快起来,这就是积极参与运动的回报。
一个月过去,终于到了比赛的时候。刚开始比赛那两天,我不习惯比赛的场地,也不习惯被那么多球友、观众围观。我的手脚仿佛被禁锢,虽然都打赢了,但是感觉很拘谨,享受不到比赛的乐趣。
是啊,新的比赛场地,周围都是比赛的选手,还有很多观看的拉拉队,整个场面好像菜市场吵吵嚷嚷,但其实每一张球桌都是在进行着紧张的比赛。喝彩声、叹息声,声声入耳,让在台上比赛的我,似乎就要被淹没在喧闹的漩涡之中,就在快要眩晕的时候,我心里一直想着“稳住、稳住;加油、加油……”我紧紧抓住一息尚存的理智,全神贯注地盯着小小的乒乓球,盯着球技、球风不同的每一个对手。我想唯有认真对待,才有把握把一个一个迎面而来的球都接住,然后打过去,把球打到边边角角,打低一点打快一点,增加对手的心理压力与接球的困难度。果然这样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在第三天之后我进入赛场时已没有胆怯,能够放开手脚去进行比赛了。
当我进入冠亚军决赛的时候,我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因为这次的对手是去年运动会的女子单打冠军,更因为在之前的淘汰赛中,我所代表的龙川县市场监管局另外两位优秀选手先后都败在她手里,我此次将背负着这两位队友的重托,也背负着局领导的热切期望。为了确保自己能胜利,我知道自己得更加小心应对。这是赛场,这是冠亚军决赛,我既要认真观察对手的优缺点,也要清楚自己的技术,尽量要在比赛开始后的前几个回合里完成了解对手、调整对策的任务。在彼此技术悬殊不大的情况下,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不擅长扣球,这是我的短处,对方打过来的长球,球速有快有慢,落点忽左忽右,我不能被动地跟着她的节奏走,球的来去不能被她驾驭,我唯有调整自己的心态,按自己的观察去判断每个球是要快攻还是慢守,在一来一回中把球的落点调整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再出手扣球,这样的成功率就高了。再看对手,在推球、搓球的过程当中,她就没有耐心去调整球的落点,多次贸然出手扣球,当然这样的成功率是比较低的,每当扣球失败,丢失的分就会影响到下一个球的打法。
在五局三胜的比赛中,对手每一场球的得分都是在6分以下,跟我的比分差距这么大,也是我没有想到的。球赛以3∶0的比分结束后,我认真总结了一下造成比分差距大的原因:一是我擅长观察场面局势,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对手的发球方式与打法;二是我沉着冷静,在推球、搓球的过程中,不急不躁,不等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绝不出手扣球,也不随意去变线。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当得分比对手高出几分时,我也没有一点放松的意识,我明白赛场的微妙,如果稍微松弛,对手可能就会抓住机遇反击,赢一分信心就会增加一分,相反我每失一分,心理就会产生影响,焦虑就会增加一分。一旦焦虑产生,原本紧紧把握住的打球节奏就会变乱;一旦变乱,球就不受自己控制,会被对手压制追到平分,那就十分危险。我不能允许自己有放松的念头,比赛没有结束,就不能轻敌。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坚定地、游刃有余地完成了全部的比赛,最终战胜对手,获得了女子单打冠军。
在我年少的时候,曾经有过许多梦想:有歌星梦,有作家梦,有旅行梦,但从来没有冠军梦。可是生活总是充满奇迹,这次运动会,意外地让我成就了一个冠军梦。但是我清楚地知道,这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全部都是努力的结果。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