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齐头进 又稳又好争先机——访紫金县委书记黄春彭
三月紫金,桃红李白,姹紫嫣红,一派生机勃勃。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突出培育“五大产业”的主攻方向,紫金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不断夯实“稳”的发展环境,拓展“好”的发展态势,开创又稳又好发展新局面。前日,紫金县委书记黄春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紫金县将按照市委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战略定位和对紫金实现“又稳又好发展”的总体要求,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加快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融入服务先行地、产业转移优选地、休闲旅游目的地,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紫金县城。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三产”互融齐头进
在推动实现“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过程中,紫金县如何推动实现“又稳又好发展”?黄春彭说,紫金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产业转移、功能外溢等重大机遇,坚持产业兴县战略不动摇,着力推动工业、农业、旅游产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特别是依托紫城工业园和蓝塘产业新城两大工业平台,突出平台扩容增效,推动产业发展升级,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同时致力于打造紫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蓝塘新材料和蓝塘“智”造两个百亿级产业园,建设成为“双区”产业转移优选地。
“具体来说,紫金就是实行‘12345’总体部署。”黄春彭说,“1”是指紧扣县域经济争先进位一个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2”是指科学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实现“又稳又好发展”;“3”是指争当全市“融深”“融湾”、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三个示范,实现走在全市前列;“4”是指做优紫城工业园、蓝塘产业新城、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城南新区四大高质量发展平台,实现提质增效;“5”是指大力实施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教育卫生、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五大提升工程,实现共同富裕取得明显成效。
工业经济“更上层楼”
春日下的紫城工业园,厂房整齐,道路宽敞明亮,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蓝塘产业新城,机械轰鸣,建设如火如荼……紫金以“两园”联动按下产业发展“快进键”,跑出紫金发展“加速度”,开创了工业经济又稳又好发展新局面。
“力争全年引进优质项目15个以上、超10亿元项目1个以上,合同投资额100亿元以上。”黄春彭说,紫金县将以优势产业牵引做强工业经济,依托紫城工业园大统营电子集团、聚飞鑫电子器件为龙头的新电子产业以及蓝塘产业新城华茂等8家企业抱团组成的智能机械制造产业,实施“强链”“补链”工程,全力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环境污染小、税收贡献大的优质项目。围绕“新材料、新电子、新制造、新医药”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力度,引导鼓励大统营、大阳电工、金盛兰优特钢、立国制药等龙头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落户建设,推动形成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县领导挂钩重点项目、“1+3+N”重大项目联动等机制,引导鼓励大阳电工、立国制药等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落户投产,推动聚飞鑫、智能机械制造等项目落地建设,力促金盛兰、华茂等项目投产达产,逐步打造紫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蓝塘新材料和蓝塘“智”造两个百亿级产业园。
高效农业“强筋壮骨”
春雨绵绵,润物无声。经过几场夜雨的浇灌,紫金紫城、龙窝、南岭等地茶园里,一垄垄茶树渐渐露出嫩绿的新芽,放眼望去,漫山的茶树郁郁葱葱,犹如一片绿色“银行”。茶产业如今已成为紫金县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去年,“紫金蝉茶”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品、2021粤字号农产品百县百品县域公用品牌优秀品牌。除茶产业外,伴随着各镇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三黄鸡、蓝塘土猪、红肉蜜柚、春甜桔等农业特色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富一方群众、兴一方经济的特色产业。
农业大县要迈进农业强县,产业化是重要一环。“以抓工业的决心和力度抓好农业和旅游产业,让紫金成为投资农业产业、投资旅游产业的政策洼地,尤其是以抓工业的思维来抓农业产业化,出‘硬招’‘实招’,要建链、强链、补链。”黄春彭说,今年紫金县将以特色产业示范做优现代高效农业,依托农业丰富资源和良好产业基础,打造“双区”的“茶罐子”“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
黄春彭表示,紫金县将围绕扩规模、提品质、强品牌、增效益做强茶产业,研究制订全县茶叶种植规范和制茶标准,每年新增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推动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质。规划建设“蝉茶”交易市场,全面提升“紫金蝉茶”公共区域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创建全国全域有机茶叶示范县,打造“中国蝉茶之乡”。
同时,紫金以茶产业示范带动南药、三黄鸡、肉鸽、柑橘、蜜柚、丝苗米等特色农业产业高效发展,力争打造农业特色专业镇1个、专业村10个以上。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持续推进省级农业现代产业园扩容增效,实现年内新增茶叶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力争茶叶品牌价值突破35亿元。全面对接湾区大市场,充分发挥异地紫金商(协)会等机构的媒介支点作用,支持企业通过广交会、高交会、绿博会平台开拓市场,推动紫金农产品深度融入“双区”经贸“大网络”“大市场”。
唱好全域旅游“大戏”
山路蜿蜒,青山环绕。走进紫金县紫城镇蓝坑村的紫金客茶谷,一块环境监测电子屏幕吸引人们的目光:土壤湿度19.5%、PM10浓度22.4ug/m3……如今的客茶谷,茶树叠翠,景色宜人。游客在茶园内休闲观光时,不仅可以学习茶知识,还可以欣赏美景。
“紫金不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结构好,而且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最重要的是有乡村振兴大战略的支撑和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谈到紫金旅游业,黄春彭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信心,以抓工业的决心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在“有吃头、有看头、有玩头”上狠下功夫,唱好全域生态旅游这台“大戏”。
黄春彭表示,紫金县将以特色资源驱动做旺全域生态旅游,规划建设东南五镇旅游公路,推动特色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打造名副其实的“双区”休闲旅游目的地。全力推动红色苏区小镇提升建设,争创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擦亮红色品牌,促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客茶谷、荷鹭欢乐谷、稻鱼共生等网红基地的提升打造,依托各镇旅游资源打造更多乡村游线路。以九和温泉为基础,敬梓温泉康养小镇项目建设为牵引,持续引进一批休闲康养高端项目,促进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