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 大力实施产业兴市行动——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叶金镜

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兴则经济兴。围绕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前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叶金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的一年,工信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大力实施产业兴市行动,狠抓工业项目建设,稳住现有企业存量、盯紧新投产上规增量,加快培育壮大千亿级、百亿级现代产业集群,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作出新贡献。

今年,市工信局将围绕市委战略定位,力争实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工业投资增长5%、技改投资增长5%等目标任务。


农夫山泉厂区。

培育壮大三大产业集群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市工信局是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主抓部门,承担着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职责。叶金镜表示,按照市党代会加快培育“五大产业”的部署,市工信局在今年工作中,将聚焦目标任务,主动担当作为,全力以赴强工业、兴产业,培育壮大新一代电子信息、水经济产业、先进材料三大产业集群,为全市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出力。

市工信局将科学谋划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以河源国家高新区为主阵地,源城、龙川、江东新区等“多点支撑”发展新格局。加快推动水经济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合一的绿色低碳园区。在着力培育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上,将聚焦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硅材料精深加工、装配式建材等领域,重点发展硬质合金与金属基复合材料、绿色高端建筑材料产业,着力推动硅基新材料产业园、硬质合金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快晟源永磁材料、铂科新材、乔丰科技等项目建设投产,不断提升产业规模效益和集群程度,加快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我们将大力实施产业兴市行动,加快构建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梯度发展新态势,大力支持和鼓励西可通信、卓翼一期、农夫山泉、景旺电子等现有存量企业提质增效,加快卓翼二期、农夫山泉三期、今麦郎饮品等在建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叶金镜说道。

做大做强园区经济构筑工业发展主战场

工业园区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是产业集群成链发展的重要平台。工业建设的如火如荼,离不开园区“主战场”的搭建、优化,在推动做大做强园区经济方面,工信局已有明确的思路和具体的行动,促进园区提质增效,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为确保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园区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叶金镜表示,今年,市工信局将加大特色产业园创建力度,力争新增一个特色产业园,并全力以赴打好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攻坚战,“一企一档”“一企一策”精准推进闲置土地、闲置厂房、低效用地的清理盘活、连片收储,着力提升园区土地产出效益。同时优化园区基础设施,开展园区“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推动园区生活性服务业配套建设,力争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5亿元、扩园8.5平方公里,加快实现工业园区从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生活、消费多点支撑的综合性园区转型。另外,还将加大特色产业园创建力度,重点组织东源、龙川等产业园申报第二批广东省特色产业园,力争新增一个特色产业园。全力以赴打好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攻坚战,加快完成园区用地盘活整治提升5000亩。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是河源的底色,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加快以绿色创新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叶金镜表示,必须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要落实省、市工业企业新一轮技术改造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支持等措施,围绕矿产资源精深加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10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现技改投资增长5%。在推进产业绿色发展方面,力争1家企业创建国家工业绿色制造体系示范企业,完成东源、连平工业园循环化改造,完成2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任务。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将大力推进研发机构认定工作,新增市级研发机构10家以上、省级5家以上。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力争新增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个以上。此外,将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工业软件和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在“6+5”产业集群广泛应用,推动轻工纺织等传统特色产业集群上下游企业实施标准统一的数字化改造。

“下来,我们会落实省、市工业企业新一轮奖励政策,推动10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270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一批中小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叶金镜说道。

两个方面发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怎样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叶金镜表示,市工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改善融资环境等政策措施,助力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上发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力争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抓好新一轮上规奖励政策宣传贯彻,吸引鼓励小微企业上规,培育工业经济发展新增量。

本报记者 邹俏

 






上一篇:全力打造“产城融合” “城园互动”和平样板——访和平县委书记邓卓文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