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艾草

作者:朱智勇

在我的小菜园里,艾草成了一种特色菜,妻子最喜欢吃的就是这道艾菜。

近几年,为了陪妻子上班,我放弃了农场事业,过上了校园生活。在校园里除了写写文字打发时间外,别无他事,于是,我将教职工宿舍背后靠围墙边的那块荒地开垦出一个小菜园。开垦时,有很多艾草,全被我挖掉了。但种上菜后,菜地上隔一段时间又生出许多艾草来。我把它当杂草除掉,拔了锄了又生,颇令我心烦。妻子是医生,说艾草是好东西,她每次看见我拔艾草都会啰啰嗦嗦,甚至骂我傻,要菜不要艾。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还是选择了小白菜。

暑假期间没住校园,小菜园没管理,全部菜都死了,杂草丛生。当我重新锄地时,发现地上又长了不少艾草,且长得又绿又嫩,惹人喜爱。这次我便全采摘下来,煮了一锅蛋花艾叶汤。没想到,妻子赞不绝口:“在酒楼里都很难喝上这么鲜美的艾草汤啊,汤色青绿悦目,艾香沁人心脾。”

秋季开学后,我又在小菜园种起菜来。耕种是向天讨食,一入冬,竟然来了长达半个月的冷雨天气,加上台风横扫,菜全都遭殃了。没菜可摘,然而菜地上又长出不少艾草来,它不怕暴风雨不畏霜寒,我深深被它顽强的生命力所震撼,对艾草生出一种发自心底的敬仰之情。

于是,我开始种艾草了。将菜地上的艾草一小棵一小棵小心翼翼连根带泥挖起来,重新栽种,种成行种成片,经过一段时间的采集,终于将艾从草变为菜了。

事实上,将艾草变为菜这事在我孩提的记忆中早就发生过。那个特殊的年代,被评为“黑五类”的奶奶是不能私自种菜的,只能在菜园里种艾草和马齿苋等野菜。艾草的根很发达,且不怕霜冻,时间长了,我家的菜园便成了艾草遍地的艾园了。奶奶把艾园的杂草除得干干净净的,触目可见的全是绿油油、青葱葱的艾草。在最饥荒难熬的苦日子里,我们一家就是靠奶奶所种的艾叶充饥。奶奶采摘下艾叶,用开水过一下,捣烂,然后和米糠搅拌,搓成一个个小团,再蒸熟,就成了艾糠饭。艾糠饭多是大人吃的粗粮饭,而我们兄妹吃得最多的是艾粄,是艾叶和糯米粉做的,也就是类似于现今市场上常见的艾粄。当然,我小时候所吃的艾粄与如今市场上卖的截然不同,那时的艾粄艾叶多米粉少,且多数没馅,吃起来简直就是艾苦难咽,但比起艾糠饭当然好吃很多。直到改革开放,我家的艾园也得到了“改革”,种上了各类蔬菜。往事不堪回首,如今享受着鲜美的蛋花艾草汤,忆苦思甜,不禁感慨万千。

那时,每逢清明和端午节,奶奶总是要做好多好吃的芝麻馅艾粄,除了给我打打牙祭外,多数是当作走亲戚的礼物。我对此记忆犹新,尤其是奶奶讲的关于艾草的传说。却说古时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小伙子名叫艾久,小姑娘叫易草。易草得了一种怪病,每当一高兴就昏厥而倒,半天也不会醒来,然而求遍名医也不见好转,小夫妻为此很是痛苦。突然有一晚,观音菩萨来到了夫妻的睡梦中,告诉他们有一种药引可以治好易草的病,但是需要将艾久的灵魂经过五百次石磨,再经木捶和筛拣,最后得到的最精纯那一丝引入易草的体内,便能治好易草。艾久同意接受磨难,于是菩萨将锤炼得的药引融入了山前的一丛绿草,艾久便用这株绿草治好了易草的病,后人便把那一丛绿草叫成艾草。

 






上一篇:春节,在回家的路上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