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有馨香
作者:马俊
小巷窄窄的,深深的。从外往巷子里面看,觉得特别幽深,仿佛每一个角落都藏着万千故事。而当你走在小巷中,会有亲切踏实的感觉,里面有烟火味道和人情之美,实在是宜居之地。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地方,不是繁华都市,更不是世外桃源,而是自然村落,是平实小巷。我故乡的家,就在小巷深处。
小巷有三棵树,一棵在巷口,一棵在小巷中间,一棵在小巷尽头,仿佛三点连成的线,把小巷连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使得小巷既有岁月深深的味道,又有青葱繁茂的生机。很多时候,小巷的底色是绿色,远看特别有画面感。小时候,我很多次萌生了当画家的愿望,想要把小巷画出来,那一定是一幅特别动人的画。巷子里的人家,几乎都在院子里栽种了花草树木。很多花草树木探出矮墙,成为小巷的一道风景。竹外桃花三两枝,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样的风景是小巷的寻常景色。过年过节的时候,不少人家还会挂出大红灯笼。红灯笼并不统一,大小各异,造型各异,小巷因此多了错落之美。
小巷里面的人,多半有亲戚关系,还有部分是外来的人。外来人在本地扎下根来,完完全全融入小巷之中。他们把本地人当成了亲人,叔叔婶婶哥哥姐姐地叫着,几代人之后,他们好像忘了自己是迁徙而来的,成了彻头彻尾的“土著居民”。
桂玲婶是个爱花的人,她家的墙是篱笆墙。后来他们的房子翻盖了,她依然保留着篱笆墙,是那种样式好看的铁篱笆。她在篱笆墙前种花种草,营造出满院芬芳。我们经过的时候,常常被花香吸引。桂玲婶大概骨子里极爱分享,她在篱笆墙前种植花草,就是为了跟巷子里所有人分享一份美丽和芬芳。我们小时候,在巷子里捉迷藏,可以随意藏到任何人家。家家户户的门,很少有紧闭之时,敞开或者半掩。大家都是彼此熟悉的邻居,无需戒备。我最爱藏到桂玲婶家的花丛里。有时我悄悄藏在其中,不出声,只闻到一股股浓郁的花香,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了一只花丛中的蝴蝶。等伙伴们找到我的时候,我便“飞”了出来。往事如烟,华影斑斓。
小巷的东头住着舒兰婶母女俩。舒兰婶的女儿叫梅子,比我大五岁。梅子爸不到三十岁就生病去世了,留下孤儿寡母。舒兰婶长相漂亮,是年轻的寡妇,可是,她从未有过一点流言蜚语。她待人接物很得体,有时家里有事也需男邻居帮忙,不过她每次都把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为人处世贵在一个分寸感,舒兰婶无疑做到了最佳。后来,梅子姐考上了大学,把舒兰婶接到了大城市。这里没有跟她们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了,她们便多年未曾回来过。
小巷口的枝奶奶是个长寿的人,我们都叫她“枝奶奶”,她好像也没有名字,不知道枝奶奶的“枝”是不是这样写,我隐约觉得“枝”或许是她在娘家时的名字。枝奶奶经常跟我们讲过去的故事,谁的爷爷或者祖爷爷是啥样的,谁的奶奶和祖奶奶当年很漂亮,我们常常被她的讲述迷住。她是小巷的活历史,我总觉得小巷因为有她,才多了几分厚重的味道。枝奶奶后来活到九十五岁,她的去世,让我感觉仿佛是小巷的一个时代落幕似的。
时光荏苒,小巷的人一代代更迭。小巷里的故事,依旧精彩纷呈地上演着。人生轮回几度春,小巷深处有馨香。那缕馨香,久久缭绕于时光苍茫之处。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