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果芬芳候人来
作者:潘玉毅
从春天过渡到夏天,有很多种物候,比如蛙鸣响,比如桐花落,比如蔬果熟。蔬果有人们刻意栽培的,也有山野间自己生长出来的。
在南方,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有两种野果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是空心藨,一种是覆盆子。空心藨长在地上,有的地方也叫空心泡;覆盆子长在树上,树莓是它的另一种称呼。
人们在品评蔬果的时候,除了味道,也会论及它们的颜色。成熟的空心藨是红色的,这种红仿佛经过了雨水的润洗,特别鲜艳,相比起来,覆盆子的颜色则要淡一些,像落着一层薄薄的绒须。在乡间,空心藨和覆盆子各有别名。
空心藨的别名是果果翁。当然这果果翁只是方言的音译,到底是果果还是蝈蝈未得确切,毕竟这时节蝈蝈开始出现,人们以小动物言称同一时间出现的野果也说得过去,而翁字则相对容易解释,农村里的老翁在田间劳作时常常头戴斗笠,用来遮阳或者避雨,空心藨内部中空,看起来形似一顶小圆帽。
覆盆子的别名则是“甜酒”。如果说甜是指味道而言,那么酒当是指它带给味蕾的感觉了。美酒醉人,“甜酒”若是吃多几颗,也极易使人上瘾。它的个头比空心藨略小,味道却要较空心藨更加复杂多变:未熟时无味,半熟时微酸,待得熟到十分,则变得无比甘甜,远比街市上热卖的桑葚好吃得多。
每当空心藨和覆盆子成熟时,溪水边,空地上,于无垠的绿色丛中生出一种诱人的红色。与此同时,尚未成年的孩子们提着篮子、拿着塑料袋悄悄走近,将果实采摘来吃,就像在大棚里摘草莓一样。果实下有许多的小刺,稍不留神就会被划伤,但这些伤口跟馋嘴的诱惑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通常,我们在采摘空心藨的时候只取果肉部分,而摘覆盆子的时候则会连底部的蒂头一并摘下。这与两者的果实属性密不可分。覆盆子的果肉比较结实,放学路上偶然得见,未曾带篮子也未曾带袋子,可以将覆盆子摘来置于衬衣的口袋里,而空心藨用同样的方式储存的话,容易挤成碎渣,惯会就地取材的孩子们大多会于近处取一株野草,摘去叶子保留枝干,将空心藨一个个地往上串,像糖葫芦似的,别有一番趣味。
除了空心藨、覆盆子,与它们同一时期长出来的,颜色、味道相近的野果还有许多,但并不是每一种果子都可以食用。也正因此,每年到了四五月,大人们常常叮嘱自家的孩子,空心藨、覆盆子上若是有蛇、有痒辣(一种毛毛虫)爬过,会留下一个个白色的斑点,这样的果子千万不能摘来吃。那时不明所以,后来见得多了,也就懂了,这是为了与蛇莓进行区分。因为蛇莓是吃不得的。当然,更多的野果是可以摘来吃的,而且十分美味。如空心藨、如覆盆子、如茅莓,这些野果都是来自大山的馈赠。
如果说以前人们跑去摘野果是因为可吃的东西太少,那么如今,空心藨、覆盆子一经露面,大人小孩便提着篮子,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到山里,固然有尝鲜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为了怀念吧,怀念曾经的岁月,就像怀念我们再也回不去的过往。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