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瓜艺”
作者:钱国宏
下班途中,看到路边摆着一个西瓜摊:宽大的平板车上,堆起三堆青翠的西瓜。瓜摊的后面,站着一位穿着蓝领白衫的中年妇女,一手持切瓜刀,一手拿着毛巾,笑吟吟地吆喝着,不时还用毛巾掸一掸面前的西瓜——掸去上面不曾有的灰尘。那瓜,个个小巧玲珑,青青的皮,绽放着生命活泼的纹路,仿佛精心挑选出来的孪生兄弟似的,大小均相差无几,透着一股精神劲。别说吃,看着,都透着凉爽!
“大姐,这瓜多少钱一斤啊?”我停好车子,走过去问。
卖瓜大姐见我走过来,热情地指着面前的三堆瓜说:“我这西瓜不论斤,论个儿卖,西边这堆20块钱一个,中间这堆15块钱一个,东边这堆10块钱一个。”
西瓜论个儿卖?这倒挺新鲜的。我打量了一下西瓜,有点疑惑:“该不是间伐瓜吧?”——乡下常有瓜农将“间伐”(稀果)下来的瓜蛋子,拿到市场上论个儿卖,甚至论堆儿卖。
卖瓜大姐笑了,指着面前的西瓜说:“小兄弟,放心好了,这瓜是大姐辛辛苦苦侍弄出来的,你放心吃吧,不好吃找大姐是问。哦,对了,这瓜论个儿卖,是因为我种的西瓜是自己多年培育出来的新品种,个头一般大,大小差不过二两,不信你称一称!”
不用称,用眼睛一瞅就能看出这瓜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既然瓜一样重,那为啥价钱不同呢?”我诧异地问。
“哈哈!”大姐爽朗地笑了,露出了一口喝山泉水才能喝出的白牙:“西边这堆瓜是10分熟,你买到家就可以马上切开吃;中间这堆瓜是8分熟,你买到家可以存放两天再吃;东边这堆瓜是7分熟,你买回家可以存放三四天再吃。”
“呵,卖西瓜还有这么多讲究!”我不禁对大姐的这份精细陡然生出一丝好感来。
大姐放下毛巾,跟我聊了起来:“我哥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建筑工程师。他设计的每一幢建筑,每一座桥,都被他当成艺术品,力求完美上乘。我种瓜时也受大哥的影响,把种瓜当成培育艺术品的过程,从选种、播种、间苗、搭架、授粉,到定型、顺藤、稀果、摘瓜、上市,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不敢马虎。你看,大姐种的瓜全部都是一个形状,分量还基本相同。不怕兄弟你笑话,在大姐眼里,瓜田里的每一个西瓜都是大姐的一篇作品,都有着生命哩!”
大姐说着,用手轻轻地抚摸着面前的西瓜,脸上现出怜惜、欣慰、自豪之色。
“把西瓜当作品?西瓜还有生命?”我平生头一次听到这番见地,心头猛地一震!大姐的话让我想起了很多。在社会大舞台上行走的我们,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情节。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情节都像卖瓜大姐那样,当成在雕塑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构思一篇篇精彩的传世之作,呵护一个个生命的完美绽放,全力以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那么我们平凡的人生就会因为专注、投入而光鲜、丰盈,平淡的日子就会因为精心、精致而充实、快乐!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