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中秋节
作者:董青春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平时最盼望的节日除了过年便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了,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曾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不少快乐、甜蜜和温暖的回忆。
进入了农历八月,远离了酷暑盛夏,天气渐渐变得凉快起来,仲秋时节的夜晚,风儿轻轻地吹拂着村庄,一碧如洗的夜空中,悬挂着小船般弯弯的月亮,乡村的孩子在屋坪前玩着“打麻杆”“跳格子”的游戏,一起念叨着“小亮月,团一团,跟你家借条船……”的儿歌,盼望着“亮月牙子”一天天地圆起来,因为月儿又大又圆又亮时,中秋节就到了。
乡亲们早早地开始忙碌了,村庄上的奶奶、婶婶、嫂子们难得清闲地聚集在村中央堆坡前的石碓前,她们边拉着家常边将炒熟了的花生、芝麻或黄豆放在石碓里加工碾碎,提前准备着中秋节包糖饼的馅。
节日到来前,按照村庄里的风俗,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看望父母,提前和娘家人“团圆”。闺女照例要给父母添置一两件衣服或鞋子,还要带来大包小包的糕点,在“团圆节”节前向父母尽一份孝心,表达一份良好的祝愿。
中秋节那天家家的午饭都很讲究、很丰盛,村里外出到天南海北读书、务工、做生意的人都放假回来过节了,全家人平时难得聚在一起。我们家中秋节,母亲每年都要做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那时母亲四十来岁,剪着齐肩的短发,穿着一件白底碎紫小花的上衣,做饭烧菜干净利落,菜做好了,上齐了,系着围裙的母亲却不跟我们坐一起,而是坐在桌旁边喝着水歇着边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大大小小围在一起吃着喝着,这个时候她比我们还要开心、快乐和满足。
中秋之夜,一轮明月从树梢缓缓升起,又圆又亮,远远地看好像是一只银色的白玉盘,冰清玉洁,皎洁的月光朗朗地照在村庄里、照在树丛中、照在房屋上、照在池塘的水面上,为人间万物披上了一件银色的衣裳,村中不时传出一两声犬鸣,路边的草丛里也传出一声声蛐蛐的叫唤,更加衬托出乡村的宁静、恬淡和闲适。这天晚上,村里家家都在做着糖饼,满村庄里都飘漾着浓浓的香甜的味道。
月亮升高了,更圆更亮了。乡亲们将方桌子摆在屋坪前,在桌子上放上糖饼、柿子、煮花生和高粱酒,乡邻们聚在一起边赏月喝酒边聊天,他们谈论着田里秋收庄稼的收成,谈论着村里张三李四家儿女的婚事,谈论着邻村人在苏南做生意盖起楼房别墅的新闻,他们在羡慕和钦佩的同时,商量、谋划着自己发家致富的门道和思路……
成人成家后,远离家乡到外地工作。远离了老家,很少再同父母一起共度中秋。10多年前的中秋,当母亲听说我们姐弟都从外地赶回老家过节时,高兴地里外忙碌,节前那天下着雨,母亲不幸滑倒了,造成大腿骨断裂,躺在床上近半年。后来身体每况愈下,加上胆石症病重,两三年后便离开了我们。
几十年过去了,儿时和一家人团圆过节的那份温馨的记忆一直珍藏在心底,每每回味回忆,依然是那样的温暖和甜蜜。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