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瓢瓜做瓢

在我的小时候,农人们在物质匮乏的时期,穷则思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地取材,把一些农产品做成了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其中,农人们利用瓢瓜做成的水瓢,就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农村,记得那时,农人们运用传统的手艺,利用农产品做成的日常用具有许多。譬如,用稻草打成草鞋,用黄麻搓成绳索,用竹子做成米升子、吹火筒等等,尤其是采用菜地里的一种瓢瓜做成舀水的水瓢,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使用着,一天到晚,农人从水缸里舀水,从米缸里舀米,从麻袋里舀糠,都离不开它。

不是么?农家大嫂和大妈每天在做饭或给家人打洗脸水从水缸里舀水时,动作娴熟而优美,只见她们从水缸里拿起水瓢舀过水之后,又将水瓢往水缸里一抛,水瓢随着水缸里水面的波动,漂荡晃悠,宛如一叶美丽的轻舟。

在农村里,别看农人用瓢瓜做瓢的过程相当简单,但其实是一种有所讲究的技术性活儿。什么样的瓢瓜老了适合做成瓢子,老了的瓢瓜又晾干到什么程度,怎样对称地锯开两半做成瓢儿,而又不出现缩水变形的情况,这都需要农人有丰富的经验和一双敏锐的眼睛,才能把握准确。

有句格言说得好:人人皆吾师,处处有学问。要想使瓢瓜做成的瓢子经久耐用,农人们都得掌握一门学问,那就是在用瓢瓜做好瓢子后要连续几日抹上桐油,让瓢子在太阳下晒成金黄色,这样才能让瓢子使用的时间长久,不容易坏掉。

记得我小时候,生产队里每年搞“双抢”的季节,队里每天都会派出人员给正在田里参加抢收抢插的人们,挑去几桶凉茶,让他们用瓢瓜做成的瓢子,舀上茶水饮用解渴。那种情形,看在眼里,觉得好温馨。

农村人是非常憨厚纯朴的。那时节,农人们谁家的菜地里有适合做瓢子的瓢瓜,都舍不得摘下吃掉,而是留下来,让藤死瓜老时,毫不犹豫地叫来左邻右舍的乡亲们摘去做瓢子。

在每年瓢瓜收获的时节,我家菜园子里的瓢瓜藤架上,吊满的瓢瓜,像一串串葫芦娃一样,压弯了藤架。母亲这个时候都会把自家菜地里那些适合做瓢儿的瓢瓜,留下来等藤枯瓜老之后,摘下来送给乡邻们。母亲把每年摘瓜送乡邻们做瓢这件事,当作了她生活中一件快乐而又骄傲的事情。这是农村里传承的一种淳朴的民风。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以往农人们用过的草鞋、麻绳、米升子、吹火筒等用具,特别是瓢瓜瓢子,也就是普通话里说的葫芦瓢子,虽然已经在民间很少见,但曾经在农人们的生活中,它们却是“宝贝”,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无尽怀念哩!

作者:陈青延






上一篇:母亲的丝瓜瓤
下一篇:小径上的板栗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