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百千万工程 > 阅读新闻

吃上“产业饭” 端稳“致富碗” 龙川县麻布岗镇建成“富民工坊”13家,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机器轰鸣,100多名员工在流水线上忙碌着,货物摆放得整整齐齐……这是记者近日在麻布岗镇富民工坊顺嘉玩具(龙川)有限公司车间看到的情景。

为了拓宽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近年来,龙川县麻布岗镇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中,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积极寻求强村富民的好办法,通过推进创办富民工坊,把“富余劳动力”转化为“富裕新动力”,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让家门口就业成为现实,推动实现村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


村民在富民工坊上班。

家门口就业,群众幸福指数高

“老人孩子都在家,在外打工实在不方便,镇里有企业可以上班,按件计算,收入稳定,家门口就能挣钱,还方便照顾一家老小。”在富民工坊务工的王惠玲告诉记者,她是麻布岗镇上溪村人,以前都是在深圳务工,与家人是离多聚少,感觉亏欠家人太多,一直想在家门口找份稳定的工作。今年春节她参加了麻布岗镇举行的富民工坊用工招聘会,并成功被镇内富民工坊顺嘉玩具(龙川)有限公司录用,每个月工资2000多元,工作之余能在家陪伴孩子成长,照顾好家庭。

富民工坊的工人王美娥告诉记者,她原来在广州务工,退休后返回老家麻布岗镇照顾老人。今年春节时看到富民工坊招人,为了补贴家用,她空闲时就过来上班,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现在既能照顾好家庭,还有一份稳定收入,真是幸福。

富民工坊顺嘉玩具(龙川)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华达介绍,富民工坊从2023年10月份成立,厂区可容纳500多人就业,刚开始有60多人,经过半年时间的发展,现在就业人员已有130人。在富民工坊就业的大部分都是麻布岗镇当地居民,考虑到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富民工坊都是实行工作弹性制,员工因农忙或需要照顾家中小孩、老人等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到公司上班时,还可以将货物领回家中完成。其次是公司严格按照劳动法执行,节假日上班算加班,支付双倍工资,月休4天,员工在正常上班的情况下,每天工资有120-130元。

盘活优势资源,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政府搭台、产业引路、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富民工坊”共富模式,让麻布岗镇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中,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产,拉开了城乡融合聚变共富的序幕。

为有效提升富民工坊企业的创建意愿和发展信心,引导企业将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麻布岗镇通过举办“富民工坊”招商发布会暨人才(劳动力)招聘会,公开辖区内有10处闲置土地等信息,吸引企业家到当地进行投资设“坊”,不但盘活闲置资产,拓展乡村产业增值增效空间,而且还能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帮助低收入农户在“家门口”就业,使广大村民端稳“致富碗”。

为解决辖区落户工坊企业用工问题,麻布岗镇专门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开展“富民工坊”建设的实施方案》,引导工坊企业建设方向不偏、标准不降,建立镇领导挂钩联系工坊企业机制,实行班子成员与工坊企业“一对一”挂钩联系,常态化开展走访服务、做到问计于企业、问需于企业,重点解决企业选址、厂房租赁、工商登记、消防建设、安全生产、员工招聘等方面实际问题,实现了政府、企业、农户优势互补,有效链接起来。截至目前,麻布岗镇已建成“富民工坊”13家,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带动农户“家门口”就业1000多人,实现年人均增收超3万元。

本报记者 梁小鸿 通讯员 邹俊琦

 






上一篇:以“绿”为底 向“绿”而兴 紫金县凤安镇打造“绿富美”样板
下一篇:龙川县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双百行动” 以技能助推高质量发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