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多点开花”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和平县下车镇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鲈鱼养殖基地、汇友生态农业基地、弘顺东江缘森林康养基地……走进和平县下车镇和一村,一个个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产业多点开花,乡村振兴多面出彩,美了乡村,富了村民。驻和平县下车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驻下车镇工作队”)立足当地优势,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助推下车镇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发展生产、稳定就业、共享资产收益,走上村集体经济增收,群众致富的快车道,推动乡村振兴。
鲈鱼基地促进各村集体经济增收。
鲈鱼“游”出富产业
自2021年7月进驻以来,驻下车镇工作队积极协调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强村公司和农业龙头企业联动,统筹村内土地、资金等资源探索创新“村集体+强村公司+龙头企业+农户”的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小鲈鱼“游”出大产业的强村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年,和一村鲈鱼养殖示范基地(以下简称“鲈鱼基地”)投产运营,项目总投资3125.39万元,基地总面积23500平方米,引入附近优质山泉水养殖,鲈鱼存活率高、品质鲜美,每年出产200万尾、1000多吨,年营收入2500万元左右。
鲈鱼基地有效发挥联村带户作用,不仅促进各村集体经济增收,而且为附近村民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2023年该项目为1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分红77万元(每村分红7万元),2024年为每村分红10万元;同时无偿向村民传授鲈鱼养殖技术,鼓励村民共同参与鲈鱼养殖,做大产业增量,帮助村民早日实现增收致富。
下一步,鲈鱼基地养殖场上方将建设新能源光伏项目,投资1000万元,建设面积13500平方米,预计光伏发电量每个月30万度电,每年营收163万元,形成“板上发电、板下养鱼”的渔光互补土地集约化综合模式。
产业“多点开花”
除了鲈鱼养殖基地,落户和一村的项目还有汇友生态农业基地、和润鸽厂、酒饼岗民宿、和平弘顺东江缘森林康养基地。汇友生态农业基地是下车镇探索农旅融合发展的范例。目前该基地已开发土地2235亩,以生态种植方式种植蓝莓、猕猴桃、脐橙、蜜柚、嘉宝果、牛大力等,初步形成了“三四月赏花、五月摘蓝莓、六七月尝嘉宝果、八九月品猕猴桃、四季度吃脐橙”全年游玩住不间断的运营模式。
在驻下车镇工作队的深入调研和努力推动下,和一村成为我市首批乡村运营试点村之一。驻下车镇工作队还推动成立和一村强村公司参与乡村项目建设和运营,目前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多万元。位于村内的汇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获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国家级生态农场、广东省林长绿美园,东江缘森林康养基地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驻下车镇工作队还协助邮储银行在下车镇创建3个信用村,通过召开村民座谈会及走访入户等形式,协助邮储银行、农业银行投放贷款100余户,贷款金额4000多万元用于村民种植猕猴桃、养牛、养鱼等产业发展。除此之外,驻下车镇工作队还多次邀请专家到果场指导,进行品种改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传授。通过不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种植水平,目前下车猕猴桃产值超过了1.2亿元。
党建引领促进产业发展
驻下车镇工作队一直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产业发展。以和一村为例,驻下车镇工作队推动该村强化“党组织+党员+公司”工作模式,党组织带头谋划产业发展,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党员带头解决鲈鱼产业项目在征地、引水等方面的难题,公司带头解决技术、信息、销售、资金等方面的难题,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推动鲈鱼养殖产业逐步壮大发展。帮扶单位党组织提供资金、物资等基础保障,工作队临时党支部联动各村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一起干。驻下车镇工作队临时党支部与和一村党支部带头谋划产业发展,成立强村公司,联合11个村集体入股鲈鱼养殖基地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帮扶单位邮储银行打造乡村振兴产业贷,以低息贷款给强村公司250万元解决资金难题。
在发展强村公司带动村集体经济时,驻下车镇工作队还推动和一村将强村与富民相结合,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进一步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建立起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为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 张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