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如虹通四方 长路坦途助腾飞 河源搭乘“高铁列车”奔向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
前不久,龙龙高铁(广东“龙川”至福建“龙岩”高铁)梅州西至龙川西段(以下简称“梅龙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河源正式融入粤东融湾交通网。河源至梅州、潮汕乃至福建地区的通行时间也将大大缩短。随着赣深高铁、梅龙高铁、龙寻高速公路河源段、长深高速公路改扩建等交通重点项目的通车,河源铁路、高速新通道的蓝图变成现实。如今,河源大地公路、铁路、水路……纵横交错的交通基础设施覆盖全市,为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通了“快速通道”。
记者获悉,按照计划到2025年,河源将基本建成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建成“12131”出行交通圈。到2035年,形成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连通全国的“米”字型综合运输通道格局,全面实现“1123”出行交通圈,全市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约1.9万公里。未来,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第一圈层的河源,将乘着交通建设发展的东风谱写大气磅礴的奋进篇章。
梅龙高铁途经龙川西站。
穿越崇山峻岭,奔向广阔湾区
2021年12月10日,纵深横穿河源南北境内的赣深高铁正式开通,这是河源建市以来迎来的第一条过境高铁,河源从此告别了境内无高铁的历史。今年9月14日上午11时30分,河源市另一条过境高铁——梅龙高铁首发G8491次列车在梅州西高铁站平稳驶出,开往广州东站,中午12时04分,列车通过龙川西站。据悉,从梅州西站至龙川西、河源东、广州东、深圳北站,最快仅需29分、56分、1小时47分、1小时36分。
梅龙高铁通车后,梅龙、梅汕线分别与赣深高铁、杭深线相连,4条高铁形成粤东环线,这也是广东省首个高铁环线。初期,铁路部门组织开行2列以汕头为起点和终点的粤东高铁环线列车。列车穿行汕头、汕尾、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梅州、揭阳、潮州9个城市,宛如在粤东大地编织的一张紧密交织、四通八达、双向流动的高铁网络,将为包括河源在内的粤东地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梅龙高铁开通后,河源东站预计开行动车组列车119列,上行前往南昌、梅州等方向68趟,下行前往广州、深圳方向51趟,其中包括新增的终到梅州西、揭阳、潮汕、汕头等方向,终到梅州西18趟,终到潮汕和汕头5趟。同时,下行深圳方向列车由24趟增至31趟,广州东方向列车由8趟新增至16趟,进一步推动河源全面“融湾”“融深”。
此外,河源北站预计开行动车组列车22列,其中往南昌方向9列,往梅州方向4列,往深圳、广州方向9列;龙川西站预计开行动车组列车96列,其中往南昌、武汉等方向31列,往梅州西方向17列,往深圳、广州、潮汕方向48列。
据了解,此次开通的梅龙高铁是龙龙高铁的组成部分,梅龙高铁梅州西至龙川西段线路全长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梅州西、兴宁南、五华、龙川西4座车站,其中兴宁南、五华站为新建车站,其余为既有车站。
梅龙高铁的开通,将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两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快、更新、更好的交通运输方式,不断推动沿线河源、梅州等地区的文旅和商业发展,也为粤东革命老区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注入了新动能。
互联互通,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早在2008年,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广东省深圳市、梅州市、惠州市、河源市,福建省龙岩市、三明市等三省十市就签定了旅游合作协议,共同构建起“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长廊”精品串联线路,一是从江西方向客源延伸华中地区客源即南昌-赣州-龙岩-三明-抚州-南昌;二是从福建方向客源延伸华东地区客源即三明-抚州-赣州-梅州-龙岩-三明。
据市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梅龙高铁开通后,河源绿水青山和潮汕、闽南地区的碧海蓝天将形成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双方文旅交流、客源互送。同时可弥补航空和港口建设的不足,将以高铁串联起“千里客家文化长廊”,大大提高沿线客家城市的文旅交流,为打造客家文化大品牌、设计客家旅游精品线路提供交通保障。
近日,记者走访万绿湖、巴伐利亚、龙川佗城等景区了解到,近年来景区接待游客中有部分是来自潮汕地区的旅游团体,不过大多为旅行社的大巴团或自驾游。此前,随着铁路运行图的调整,从潮汕地区往返河源、龙川的旅客只能选择自驾或者网约车等方式出行,这也给粤东游客前往河源游玩带来了不便。梅龙高铁通车后,潮汕地区今后到河源游玩又多了出行选择,可乘坐高铁直达河源。
记者了解到,龙龙高铁全线通车后,从河源可乘车经龙川、梅州后到达福建省的武平、上杭、古田、龙岩,赣深高铁、龙龙高铁将进一步推动赣粤闽三地的经济与文化互动和交流,也将带动文旅经济的发展。
穿山而行,串起说走就走的幸福
梅龙高铁开通,为河源以及沿线各城市摁下了出行“快进键”。过去,河源旅客若搭乘高铁往梅州或潮汕方向,需绕道深圳转车,到梅州需4个半小时,至潮汕则要3小时。梅龙高铁开通后,河源至梅州、潮汕乃至福建地区的通行时间也将大大缩短,约1个小时即可从河源到梅州,大概1.5小时就可至潮汕。大湾区、梅州地区、潮汕地区的市民乘坐高铁到河源游万绿湖、品尝客家美食有了最便捷的出行方式。高铁时代的幸福随钢轨绵延,让更多人享有了说走就走的幸福。
记者从河源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河源境内高铁旅客量逐年攀升。2022年,发送73.68万,到达60.65万;2023年,发送177.27万,到达144万;2024年上半年,发送106万,到达96.2万……近年来,我市高铁旅客出行需求“大热”,学生流、旅游打卡流、探亲流叠加,客流激增。
国庆假期,记者在河源东站的进出站口看到,不少旅客拖家带口,提着大包小包,有序检票进出站。“我们是从深圳过来的,想带孩子到万绿湖、客天下去游玩一下。”刚从出站口检票出站的池先生告诉记者,趁着假期,带着孩子感受自然美景,多看看山水。
与池先生有同样乘坐高铁出行想法的旅客比比皆是。“现在坐高铁过去,只要1.5个小时,真的太方便了。”市民袁女士告诉记者,国庆假期带着小孩去潮州古城游玩,逛了牌坊街、吹了广济楼的秋风,品尝了潮汕美食。
此外,记者获悉,梅龙高铁采用智能复兴号动车组,出行品质迈上了新台阶。列车车厢设计人性化,座椅舒适宽敞,乘客可将座椅轻松调整至最佳坐姿,享受愉悦的乘车体验;车厢内配备的充电插座、行李舱、热水器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充分满足了乘客在旅途中的各项需求;卫生间增加了智能灯光调节和智能语音播报,极大减少旅客在厕所内吸烟的可能性……更人性化、更科学合理的设计,让旅客出行更温馨、也更舒适。
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黄晓明 田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初秋时节,河源绿意不减,义务植树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内树木葱茏,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湖绿美广东生态示范区,无叶美冠兰、翠金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