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19家“放心食品经营店”挂牌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戴小茜 为进一步发挥规范化、标准化食品经营者的示范性引领作用,保障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河源消费提升,根据省、市工作部署安排,我市在全市范围开展了“放心食品经营店”培育活动。截至10月10日,全市出动监管人员上门宣传285家次,发动食品销售单位39家,已完成“放心食品经营店”备案培育19家,门前挂牌19家,形成了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放心食品经营店”,有效地辐射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据了解,“放心食品经营店”培育活动工作方案提出,到2024年底,全市培育不少于16家(各县区培育不少于2家)“放心食品经营店”;到2026年底全市培育不少于30家“放心食品经营店”;到2027年底全市培育不少于40家“放心食品经营店”。这其中,培育标准之一明确提出,经营场所应设立名优产品或地理标志产品销售专区,鼓励优先采购和销售河源市本土优质食材,大力宣传推广具有河源市特色食品或地理标志产品,如河源米粉、五指毛桃鸡、东源仙湖茶、龙川山茶油、紫金蝉茶等。此外,自2024年河源市食品安全质量整治提升“三大行动”以来,食品流通环节主要以旅游景点、高速路出口及服务区的食品经营单位成为重点监管对象。
为积极推进“放心食品经营店”的培育创建工作,全市监管人员上门讲解宣传285家次,排查门店239家次,全面掌握摸排符合创建标准的底数,找准培育差距,强化监管措施,改善经营状况,提升管理水平。通过监管人员的上门指导,我市截至目前已有19家成功备案为“放心食品经营店”,店内的面貌也焕然一新,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整上墙,产品摆放整齐有序,价格标识清晰准确,河源本土特色食品销售专区大大吸引了本地居民和过往游客,店内的销售额有了极大增长,培育“放心食品经营店”实现了商家、居民、监管的“三方共赢”局面。
接下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深化培育,增强监管人员的综合治理能力,提高上门指导频率,不断提升经营者的信心,增强“放心食品经营店”的认同感,扩大“放心食品经营店”的备案数量,挖掘“放心食品经营店”的管理深度,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
上一篇:李晓娜获“马兰花”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创我市参赛历史最好成绩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初秋时节,河源绿意不减,义务植树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内树木葱茏,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湖绿美广东生态示范区,无叶美冠兰、翠金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