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在河源|槎城阅读热 书香正浓时 我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书香气是城市跳动的脉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醇厚的人文情怀,滋养着城市发展的精神源泉。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档升级阅读空间,创新开展阅读活动,积极普及、宣传全民阅读理念,着力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用浓郁书香涵养城市文明品性。
家长带着孩子在市图书馆遨游知识的海洋。
打造阅读阵地 共建书香河源
在市图书馆少儿阅览区内,家长们带着孩子读绘本、讲故事;在自习区里,读者们聚精会神,细细品味书中的内容;在萧殷文学馆内,市民们观赏萧殷珍贵照片和各类文献物品,走过萧殷的百年岁月。
近日上午,家住源城区康乐路社区的陈女士正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故事,共度欢乐的亲子阅读时光。陈女士一家是市图书馆的“常客”,每逢周末与寒暑假,陈女士一家都会来市图书馆挑选一本心仪的图书,一起阅读。谈起喜欢看的类型书籍,陈女士表示,这里除了有适合小孩的少儿阅读图书以外,也有自己喜欢的文学类书籍,也有自己先生喜欢的历史题材书籍,每次来图书馆都能“饱餐一顿”。
图书馆是书香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据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市图书馆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图书的借阅、归还、分类、整理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规范化操作,并加强了场馆的日常维护和清洁工作,确保馆内环境整洁、安全。
同时,为提高服务效率,市图书馆注重数字化建设,引入了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和自助借还设备,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官网或移动客户端进行图书查询、预约、续借等操作,大大方便了读者的使用。据统计,市图书馆新馆自2016年12月28日开馆以来,不断优化升级,致力于提供更高水准的服务。现有纸质文献总藏量90万册(件),数字资源总量93TB。今年以来(截至10月),市图书馆累计接待读者约188万人次,外借文献总量约99万册次。
延伸文化服务触角 打造“门口”的图书馆
为把知识送到孩子的身边,今年以来,市图书馆“馆校共享图书”流动图书馆(流动图书车)陆续开进源城区公园东中学、源城区下城小学、东源县涧头镇中心小学、连平县油溪中学、连平县大湖镇中心小学等学校。科普知识、文学作品、传统文化、启蒙读物等2500余册精选图书任学生挑选。流动车上井然有序,同学们纷纷享用“文化”大餐。
据悉,除做好市图书馆场馆建设外,市图书馆还不断延伸文化服务触角,积极打造“家门口”“校门口”的图书馆,通过建设分馆、服务点、“源·悦”书屋自助图书馆、粤书吧等方式,将服务网络延伸至机关、学校、部队、社区、乡村、企业等领域,因地制宜打造经典阅览区等主题馆,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扩大了公共阅读服务的覆盖面,让群众在“家门口”“校门口”便可以享受阅读的快乐。
在今年4月19日省委宣传部发布的《2023年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报告》中,河源市在全省21个地级市全民阅读指数排名从2022年的第11位上升到2023年的第10位,市级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场次在全省排名第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书香河源”已逐渐成为体现河源文化品位、精神风貌的一个重要品牌,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已蔚然成风。
本报记者 谢梦君 高雅 通讯员 曾美兰
上一篇:预防工伤 共建和谐|伤残津贴发放标准视伤残等级而定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初秋时节,河源绿意不减,义务植树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内树木葱茏,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湖绿美广东生态示范区,无叶美冠兰、翠金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