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高车香火龙:星火如昼,长乐未央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飞龙在天、龙凤呈祥等汉字成语,就寄寓着人们对神龙崇拜的想象力。舞龙是龙在现实生活中被具象化的一种精神娱乐存在,最早始于商代,全国各地流行众多的舞龙活动,而在河源客家地区,最典型的是舞香火龙和布龙。灯塔镇高车村的香火龙,是河源香火龙的代表,其形状质朴,香火热烈,游若飞仙,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名扬南粤,为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幕人间烟火图

石矶头是东源县高车村香火龙开始的地方,又名起龙台,它是过去高车村数公里鹅卵石村道的终点。以石矶头为中心,栉比鳞次的围龙屋呈团扇状往外散布,5条曲陌交错的深巷贯穿整个扇部,联结着四周的山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高车村都像一个襁褓,环绕村庄的“铜锣水”高车河便是襁褓的织彩金边。一个人口众多、屋舍星罗棋布的客家围寨,一条游走飞奔的香火龙……这样的盛景,似乎在村庄格局形成的那刻就已经注定了。

明朝正统年间,朱氏一支从邻乡顺天定居高车,他们的入粤先祖廷琛,是元朝元统甲戌科进士,曾任惠州府巡抚按理刑推官。高车朱氏是廷琛的直系裔孙,落居当地后,香火龙伴随了朱氏子弟开辟高车的整条长路。香火,有子息繁衍之意,舞香火龙的意义不言而喻,而另一方面,民间相信龙有神威能杀百邪,加上檀香燃烧的物质能祛除污秽,清新空气。选择在春天即将开耕之际舞香火龙,以庆贺新丁之喜,祈求家族兴旺、风调雨顺,该是一群人多么深切的渴望!香火的热烈,飞龙的昂首,让刚在异乡落脚、风尘仆仆的人们,在面对未来的未知时多了份安之若素的勇气。

舞香火龙是在灯塔盆地一带约定俗成的日子——“灯晚”,即正月十三。晚上7点45分左右,为起龙时刻。用三牲拜祭过天地后,再由村庄有贤德的“老圣”为香火龙点睛,绛红的朱砂为墨,朱笔落下,稻龙霎时被赋予了光华煜煜的神采,在锣鼓的风飙中一跃而起,照彻夜空。爆竹喧阗,众人摩肩,一排鲤鱼灯、公鸡灯、星星灯、灯笼、烛火跟随龙的飞影,开始了香火如雨、长夜如昼的尽情欢娱。过去,高车香火龙的游行线路是顺着高车围寨的5条深巷挨家挨户巡游,疾走的游龙在重重的围龙屋脊间星曜光转,若隐若现,从空中俯瞰,一幕人间烟火,恰似人们心中追赶梦想山河的热血沸腾。舞龙持续至深夜两点,其间要蘸(续)五次香,才能把整个村庄游遍。负责蘸香的村民用箩筐挑着香枝,在指定的地点等待,以便为龙身插上新的香火,让它继续奔赴下一场的欢乐。今天,高大的洋楼和笔直的柏油路替代了过去的高车围寨,香火龙主要沿着主村道游走,不再挨家入户。不过,“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盛景依旧,而庞大的巡游队伍,还多了数以万计来自河源周边和珠三角的游客。

散发稻米清香的香火龙

高车香火龙由稻秆扎成,是客家人基于衣食之本,就地取材的劳动创造,也是人们礼敬农耕文化的生动表现。

香火龙共九节,由稻秆丛尾相向,绸缪为节,束以竹篾。编好的龙身呈稻黄色,条缕有致,质朴素净。龙头同样由稻秆扎成,要将龙头扎得像传说中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耳似牛”那样,需要高超的编扎技艺。一直以来,高车香火龙的扎制和舞龙队伍一样,有专门的队伍传承,在代代的耳濡目染中,完成新老之间的传薪举烛。83岁的朱梦成,已扎了二十多年的香火龙,技艺精湛,一条龙在他手里诞生只需要两天时间。每年入冬,村民会提前上山砍斫实心的泥竹,并准备好稻秆等材料。到了正月新年,这些材料会在朱梦成和一群帮手的巧工下,变成飞身入云的稻草龙。将稻草龙插上密密的香火,便成了星光璀璨的香火龙。

香火龙的舞蹈动作主要有腾驾、飞伏、翻转、团身、摆首等。舞动时,一人在前面敲锣引路,香火龙腾跃而上,后面紧跟代表鱼兵虾将等龙族的各类龙灯,再是锣鼓队和巡游队。人间要的是热闹鼎沸,而龙舞的却是高贵与天威。舞龙队员只有谨记这个原则,才能让人们看到一条龙区别于世间百兽的气宇非凡。配合香火龙舞动的锣鼓音乐,被当地村民称为“十点头”,它鼓点密集,音域宏阔,配合着锣、铙、铛的乐点,轻重得宜,铿锵有力,威如劲旅,响布十方。锣鼓“十点头”同样源自村民的代代相传,乐谱有声无字,全靠耳朵敏感捕捉。人们在咚咚锵锵的鼓点里,完成童年的音乐启蒙,也练就了“高车锣鼓”这一著名手艺。过去,高车村有12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拥有至少3支锣鼓队。到了今天,高车村仍旧保留有5支锣鼓队。在喜庆的“灯晚”和其他节日,飞扬的鼓声陪伴着村人的欢声笑语,成为河源客家节日风情的响亮注解。

对应龙有九节,香火龙需要9人舞动,加上后备队、擎灯队、锣鼓队以及组织保障人员,至少需要50多人通力协作。从正月新年开始,舞龙排练的大幕便会在高车村石矶头开阔的门坪上拉开,队伍以老带新,以长带幼。这些年,乡村振兴东风疾劲,传统民艺的承续有了更广阔的天地。除了村人集体上阵外,许多外出乡贤也加入舞香火龙的队伍中。他们晚上寄住在镇上的酒店,白天则赶到村庄排练。正是一份笃定的坚持与热爱,让高车香火龙从起龙台昂首,腾空500年,仍是翩翩少年。

飞龙在天,夜星如雨。今天,每一位游客的凡心都能乘着高车香火龙的壮美飞入深邃的寰宇,暂且放下四时,放下奔忙。一场香火的沐浴,让红尘多了份诗意袅袅,它净化过滤着空气,也净化过滤着身心。这是一场时序的终结,亦是年年岁岁革故鼎新、继续奋发的新生。

 






上一篇:怀念石碾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