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新增优质公办幼儿园学位4560个 河源多措并举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明亮整洁的教室、设施完备的活动区域、趣味多样的教学用具……新建的源城区东城幼儿园在2023年9月崭新亮相,可提供735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有效缓解了学前教育学位不足的问题。一座幸福和谐美丽之城,应当有着鲜明的民生底蕴。源城区东城幼儿园是我市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3年,我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纵深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双百行动”和推动河源基础教育“百校千师万生”高质量发展行动走深走实,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源城区东城幼儿园老师和幼儿正在开展节日主题的教育活动。

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560个

幸福是什么?是家人平安健康?是实现经济独立?……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各不相同,而在市民李婷的眼中,幸福就是孩子能享受优质的教育。如今李婷的幸福完美呈现,位于河紫路与河源大道交会处的源城区新江街道中心幼儿园顺利开办,只要过条马路她就能把孩子送入一所优质公办幼儿园就读,对教育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就如同她牵着孩子的手一样,温暖且实在。

“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高质量发展”被列入2023年河源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我市通过推进公办幼儿园新建扩建工作,推动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管理办法等方式,持续增加优质幼儿园学位供给。截至目前,全市新改扩建11所公办幼儿园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增学位4560个,新增学位数完成率101.33%;新增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4所,新增民办普惠学位4485个,超额完成河源市2023年民生实事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含购买学位)51.96%,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0.49%。

此外,2023年我市顺利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审核验收;全市已完成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6所,新增学位8060个;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河源市直属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紫金县中山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等被评选为省级基础教育优质教育集团培育对象;推进源城区埔前中学改扩建项目建设和通过对我市现有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能力进行挖潜,新增数百个高中招生计划……这一系列亮眼的成绩和数据都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愈加协调的直观体现。

深入推进“双百行动” 首批结对帮扶项目90个

2023年8月,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广东启动实施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简称“双百行动”),组织化、系统化、项目化推进省内百家高校院所与百个涉农县(市、区)结对共建,覆盖全省。“双百行动”是推动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百千万工程”纵向支持的重要内容。“双百行动”开展以来,我市的市、县两级政府主动对接结对高校,共同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在近日召开的河源市推进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东源现场会上,我市“双百行动”第一批结对帮扶项目发布。围绕省“双百行动”《实施方案》的“七大任务”,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与各自结对高校共商定帮扶项目90个,涉及城乡规划设计、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领域。其中,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开放大学与东源县结对共建项目30个;惠州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和平县结对共建项目15个;南方科技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龙川县结对共建项目15个;华南农业大学、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与紫金县结对共建项目21个;深圳技术大学、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连平县结对共建项目9个,校地结对共建成效逐渐显现。

强教必先强师 教育队伍建设水平实现新提升

日前,河源市第四批省级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预备会召开,为成功申报第四批省级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6个项目负责人颁发了牌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1个省级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位列全省第6名。下来,这21个省级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将持续在深化教研机制创新、推动教研体系建设、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变革、整体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助力河源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而这也是我市切实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生动实践。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我市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我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新强师工程”,深入实施“国培”“省培”“市培”计划,健全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深化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其中全市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成效显著,区域教师队伍整体信息化理念、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有效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我市还充分借助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广师大”)、深圳大学结对帮扶河源教育的契机,依托广师大、深圳大学优质丰富而富有特色的教育资源和对口帮扶平台,着重围绕培养优秀中小学校校长、名优骨干教师队伍等开展结对帮扶,其中广师大、深圳大学通过专项培训、送教上门、共同组织开展教师全员轮训工作等方式,指导帮助我市中小学校校长近200人次提升校(园)长办学治校能力和教育改革领导力;指导帮助我市骨干教师超2000人次提升教学能力和素质,包括综合实践、体育、心理、班主任、信息技术、新教师岗前培训等6个培训主题,结对帮扶效果突出。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22-2023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经评审确定,全国共19884名学生获得2022-2023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每人奖励6000元,我市46名学子位列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于2019年秋季学期设立,用于奖励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学习成绩、技能表现等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我市46名学子获此殊荣更是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肯定,极大激励广大中职学生勤奋学习、成长成才,进一步营造关注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2023年,我市持续通过整合资源,推动东源职校、东源卫校迁建工作以及河源理工学校与连平职校联合办学等工作,增加中职学位供给,新增公办中职学位900个,并制定《河源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行动方案》,推动实施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还积极探索地方产业特点和企业人才需求,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河源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比如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河源理工学校等多所市中高职院校与西可通讯、中兴通讯(河源)有限公司、广东客天下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战略关系,开展现代学徒制和订单班培养,累计完成33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专业验收工作,有效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打造标杆示范,推进“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河源理工学校“电子技术应用”、河源市卫生学校“护理”两个专业成为省第一批中等职业教育“双精准”示范专业,汽车运用、药剂、学前教育等3个专业列入第二批“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中,2023年10月已通过市级验收。

总策划:朱国良 执行:胡荆烈 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邓宇珊






上一篇:用心守护万家灯火 用情服务一方客户 ——记河源供电局变电管理所河源巡维中心站长林旭东
下一篇:完成工作是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记河源东源供电局办公室主任助理游雪莹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