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民生福祉 筑牢幸福之基 龙川县聚焦群众关切,强化社会保障,加大民生投入为民办实事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过去的一年,龙川县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关切,强化社会保障,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办实事、惠民生,人民生活有了新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
龙川县2023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
“龙川民声通”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近日,龙川县志愿者深入到登云镇天云村、通衢镇梅城村等地通过上门入户、向村民派发宣传资料,详细讲解并演示“龙川民声通”书记县长信箱的使用方法、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村民黄先生通过志愿者们的介绍,看了相关宣传资料,认为“龙川民声通”确实是真心实意替老百姓解决疑难问题,为老百姓服务的,非常值得点赞。
民声通,通民生。为认真落实“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龙川县创新举措,于2023年4月23日,建设并开通了“龙川民声通”书记县长信箱。自开通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定期审阅办理情况,并多次对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作出批示。相关单位秉承“上网访民意、下网解民忧”“网上勤问政、网下办实事”的原则,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回应民生关切,解决群众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闹心事,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控制在当地,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同时该县融媒体中心开通了“龙川民声通”书记县长信箱回音壁栏目,定期对信箱的办理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和回头看,确保每一个群众反映的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落实“面对面”机制、办结民生问题335宗,开通“龙川民声通”书记县长信箱、办结来信293封。
立德树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龙川县聚焦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所,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320个。组建教育集团2个,苏区学校启动主体工程建设,成功举办龙川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龙川一中建校110周年庆典活动。
2023年12月29日,龙川县老隆镇第二小学和龙川县直属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揭牌成立,标志着龙川集团化办学进入了新阶段。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是龙川县委、县政府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总校长负责制。集团内各学校(幼儿园)的独立法人属性不变,人、财、物、事分置,形成联盟型协作关系,共建师资、共享资源、共创特色,共同提高和促进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助推龙川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年11月11-12日,成功举办龙川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及龙川一中建校110周年庆典活动,充分展现了办学特色和名校风采,赢得了“东江教育明珠”“河源教育名片”等赞誉。此次活动共筹集广大乡贤、校友捐赠物资和资金近1500万元,有效改善了龙川一中办学条件。
此外,龙川县全力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以一流师资发展一流教育。认真组织安排好支教工作,安排15名优秀教师到龙川县开展支教工作,选派15名骨干教师到深圳市中小学校跟岗学习;认真做好了2023年定向委培毕业生109人的签约入职工作,经考核补充到中小学校任教;在河源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评选中,龙川县17人获“市优秀教师”,7人获“市优秀班主任”,2人获“市优秀校长”,3人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2人获得“河源市十大最美教师”称号,展示了龙川教育的良好形象。同时,还坚持“五育并举”,继续巩固“双减”成效,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精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绘就幸福民生画卷。
端稳就业饭碗 托起民生幸福
就业关系千家万户,是最大的民生。过去的一年,龙川县多部门协同发力,多措并举持续稳定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龙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据显示,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702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5.7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75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9.37%;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17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58.5%;促进创业258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3.2%;创业带动就业760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5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其中,景旺电子、兴莱鞋厂2家龙头企业用工人数均超过5000人。龙川正朝着就业高地、创业宝地、兴业福地的目标昂首迈进,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向好。
为破解就业难题,龙川县各部门频频亮出硬招实招。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职引未来”民营企业系列招聘会、退役军人和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共38场,进场企业407家次,累计求职人数达14146人次,招聘会现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834人;同时利用2023年龙川县和美乡村“龙川农商银行杯”篮球联赛等大型活动现场设置临时招工点助力企业招工。其次落实各项就业补贴政策,发放高校毕业生到龙川县就业补贴126.5万元,惠及253人;高校毕业生岗位补贴22.02万元109人次;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232.55万元701人次;企业吸纳脱贫人口社保补贴79.63万元179人次;企业吸纳脱贫人口就业补贴10.5万元21人次;企业吸纳脱贫人口岗位补贴42.24万元104人次;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36.45万元74人次;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3.72万元4人次;员工制家政企业社保补贴1.47万元9人次。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推进行动,加强创业培训管理、加大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促进重点群体创新创业。
龙川县扎实推进“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粤菜师傅”三项工程,全年完成培训2664人,其中南粤家政886人、粤菜师傅112人。持续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和见习岗位,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援助力度,拓宽就业渠道,保障重点群体就业。2023年,全县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脱贫人员累计在岗62人。大力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促进构建生育友好型就业生态。采用柔性管理、弹性工作等方式促进已育女性再就业,既帮助育儿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和带娃两不误,又助力企业缓解用工难题。截至目前,全县“妈妈岗”在岗员工204人,指导支持兴莱鞋业申报市级“妈妈岗”就业基地。同时在全市率先组建28家强村公司,53间富民工坊,让“充分就业”稳如磐石,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就业创业互促共进。
总策划:朱国良 执行:蓝俊辉 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梁小鸿 通讯员 刘睿 叶俊延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