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百千万工程 > 阅读新闻

连平县以“典”上开花带动全域出彩 绘就“富县强镇兴村”实景图

“村里多了小公园,原来的杂草不见了,处处都是鲜花和树木。”“撂荒地变成了‘致富田’,在家门口也能赚钱。”……在连平县忠信镇水滣村、绣缎镇金溪村,不少村民发出这样的感慨。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连平县全力统筹推进典型镇、村建设,通过强化镇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一步步将高质量发展蓝图变成“富县强镇兴村”实景图。


水滣村村容村貌让人眼前一亮。

村民齐参与 乡村风貌蝶变

在水滣村村口,“人人参与‘百千万’合力共建新水滣”的墙画映入眼帘,随着村道一路前行,沿路皆可看见缤纷多彩的墙绘,这些极具特色的墙绘将村子装扮得格外美丽。得益于乡村风貌的提升,村民们也都积极地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去年10月,我们村紧紧抓住作为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对象的机遇,对主要交通要道沿线的农房外立面进行改造,统一规划沿线‘四小园’,打造特色墙绘,让村庄变得越来越漂亮。”水滣村党支部书记黄运忠介绍,村庄改造初期,不少村民都持观望态度。后来,经过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沟通协商,在征求村民意见制定符合村民需求的改造方案后,党员和村“两委”干部带头改造了自家房屋。

“在看到改造成果之后,村民们都主动来到村委会询问什么时候可以改造他们家。”黄运忠介绍。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村民参与农房风貌提升改造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目前,该村已完成房屋外立面改造60处,围墙改造90多处,拆除铁皮棚63处,已建设绿美公园5800平方米、停车场2600平方米。“我们还在村里种植了2000多棵树木和鲜花,包括风铃木、三角梅、桂花等,让村子更加充满诗情画意。”黄运忠说。

产业兴村强镇 奏响富民曲

眼下正是沃柑成熟的季节,走进绣缎镇金溪村沃柑园内,金黄饱满的沃柑挂满枝头,成为了田野间亮丽的风景线。远处,长势喜人的西施柚果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村民房前屋后,不久前,该村首批300公斤蜜柚成功走进“湾区”,金溪村又添了一种“致富果”。

金溪村是广东省2023年“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广东省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绣缎镇以“头号工程”力度抓紧抓实典型村培育工作,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聚力跑出典型镇村建设“加速度”。


金溪村蜜柚果园。本报记者 刘奇峰 摄

产业是乡村兴旺的根基。2024年来,绣缎镇有序推进金溪村乡村建设、农文旅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通过探索建立“村集体+企业+农户”发展模式,成立强村公司,初步形成生产、加工、仓储、研发、示范、营销、服务、观光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的模式。

其中,依托强村公司流转撂荒耕地250余亩,实施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种植示范项目,培育高产攻关区种植水稻100亩,带动周边连片种植水稻1000亩以上;由强村公司投资建设的粮食生产加工烘干车间安装了日产30吨的稻谷烘干机以及集碾米色选、包装一体化设备,覆盖连平县大湖镇、三角镇、绣缎镇和和平县合水等镇10余家种粮大户,年产值约64万元;依托良好的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集“乡村民宿+乡村餐饮+研学接待”为特色服务的综合体,推动“农文旅学”融合发展。

“一张图”谋划 实战式破题

从忠信镇到绣缎镇,从水滣村到金溪村再到其他镇村,连平县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培育建设,集中精力解决一批难题、打造一批样板,以典型突破引领全面发展,以“典”上开花带动全域出彩。

在推进典型镇村培育工作中,连平县着重破解“四个问题”培育典型,分别从驻镇帮镇扶村、对口帮扶、央企助力等七个方面筹集资金支持镇村发展,破解镇村发展过程中资金难问题;充分挖掘上坪镇桃文化、尚岭村红色文化和古驿道文化、石源村荷花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打造各具文化内涵的典型镇村,以“文化筑魂”破解特色问题;建立以中铁广投牵头、6家央企助力,21家本土建筑企业参与的施工联盟,发动乡村工匠、外地民工、村民群众等力量协同参与“百千万工程”,以“多方参与”破解施工问题;落实县领导挂钩联系责任制,用好市县级督导工作机制,以“‘八个一’工作法”破解动力问题。

同时,连平县以美丽圩镇建设、绿美生态建设、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统筹画好“四张图”推进绿美连平建设,不断改善镇村风貌。

连平县画好工程林一张图,科学布局工程造林地块10个,完成林分优化1.88万亩,新造油茶林1.1万亩,增添森林“底色”;画好乡村林一张图,在高速路口、国省道沿线等种植苗木8万多棵,打造绿色通道200公里,开展绿化行动,种植苗木26万棵,打造主题林235片;画好榕树林一张图,在358国道沿线打造9.7公里的“榕树长廊”,种植榕树3000多棵,示范带动各镇村打造榕树林42片,新种植榕树5000多棵,初步形成“一镇一片榕树林,一村一个榕树园”绿美新画卷;画好桃树林一张图,2024年,实施每亩500元扩种奖补项目,撬动银行融资发展桃经济,以上坪镇为中心,辐射周边5个乡镇共扩种鹰嘴蜜桃2万亩,带动群众种植西施柚、蜜李等经济果树约5万株。

如今,在连平县广袤的土地上,正发生着一场山乡巨变。村道宽了,圩镇美了,荒地绿了,镇村“颜值”不断刷新,老百姓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一幅幅典型镇村创建“施工图”变成了村美民富的“实景画”。

本报记者 谢梦君 通讯员 苏奕楠

 






上一篇:小小百香果 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一产接二连三,和平县推动百香果产业做大做强
下一篇:连平县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 产业发展结硕果 县域经济涌活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