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英才汇南粤|江东新区扎实推动人才返乡兴乡行动 去年以来回引归雁人才683人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陈敏 记者近日从江东新区了解到,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战略支撑,江东新区深入推进“启航计划”“雁归源”人才行动等落地见效,同时围绕先进材料科技人才集聚中心,深入开展以产引才行动,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引进了一批龙头、专精特新项目,集聚一批产业人才。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江东新区回引归雁人才683人。
人才返乡兴乡蔚然成风
江东新区制定了《江东新区2024年“雁归源”人才行动方案》,扎实推动人才返乡兴乡,加强本地户籍在外人员摸排工作,持续更新充实归雁人才库,强化服务联系。2024年以来,回引归雁人才683人,累计召开乡亲座谈会48场,乡亲们积极建言献策、捐资出力,达成投资意向2个,意向投资额超5000万元,捐赠资金超500万元。另外,江东新区通过“南粤家政”“才聚江东”和“美丽庭院”建设等活动培训归雁人才182人次。
江东新区还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推动与河源技师学院和河源华科城产业孵化有限公司三方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启“政府+学校+企业”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政校企三方在政策引导、职业教育和企业创新创业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搭建集教学、实践、创新于一体的平台,创新产学协同育人体系,构筑“协同育人、特需就业”的培养模式。另外,江东新区争取“双百行动”支持,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开展结对共建,建立校地产学研平台,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产业学院,提供继续教育、职业培训服务,提升产业人才的专业技能。
企业提供暖心服务吸引人才。
构建人才资源矩阵
今年,江东新区提出,将继续大力推进书记人才项目、“启航计划”和“雁归源”人才行动实施,深入贯彻落实《河源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奋力谱写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江东新区将进一步转变人才招引思路,在引才过程中,既要利用好线上线下招聘满足企业日常用工需求,又要创新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鼓励用人主体通过技术入股、项目咨询、项目合作、“周末工程师”等形式柔性引进一批急需紧缺型、高技能型和高学历等中高端人才。持续开展“雁归源”人才行动,大力支持懂市场、懂经营、有阅历、有能力、有资源的产业带头人返乡创业就业。
同时,江东新区还将注重人才素质提升,强化政校企协同育人主体责任,释放各自育人能力和优势,打造政校企深度融合的实习实训、劳动实践基地,通过企业导师进课堂、提供实习岗位等方式,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校内外人才培养资源矩阵,形成融合育人合力,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江东新区运营好科技企业孵化器,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
暖心服务聚拢人才
江东新区将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持续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常态化开展“问情、问候、问策、问需”工作,深化“干部+乡亲”工作机制,积极主动了解乡亲诉求,当好“店小二”、做好贴心人,全力以赴为乡亲排忧解难,以暖心服务聚拢人心。江东新区还将完善企业用工需求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就业需求2项清单,引导有一定技能经验的务工人员回乡提供家政、养老、托育、照护、维修等服务,积极开发、用好政企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率。
另外,江东新区还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持续梳理完善产业、项目需求清单,鼓励乡亲发挥资金、人脉等资源优势,以资助、捐赠、引资等形式,支持“百千万工程”、绿美江东生态建设等工作,引导乡亲参与尊老敬老、关爱儿童、助学助残、帮扶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同时支持高校毕业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健康咨询、技术推广、教育辅导等志愿服务。
上一篇:“锦”表谢意 “旗”赞警心 江东公安分局大学城派出所收到三面锦旗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春风轻拂三月天,巾帼花开别样红。在河源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是筑牢动物防疫屏障的“隐形战士”,是三尺讲台上的筑梦引路人,也是传递人间温情的志愿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