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灯”照亮“大民生” 龙川县鹤市镇鹤市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解28户居民“夜忧”
一条50米长的巷子,一头连着菜市场的烟火气,一头系着28户居民的日常出行。这条看似普通的社区巷道,曾因无灯的夜晚和坑坑洼洼的路面,成为群众心中的“堵点”。今年以来,龙川县鹤市镇鹤市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下简称“联络站”)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准则,通过“收集诉求-调研论证-推动落实-跟踪问效”的闭环工作机制,将居民的“烦心事”转化为“舒心事”,生动诠释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实践力量。
联络站人大代表走访察民情。
家祥路巷道是鹤市社区28户居民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过去,由于长期缺乏照明和路面坑坑洼洼,这条巷道一度成为困扰居民生产生活的一大难题。今年4月,有居民在此巷道摔伤后到联络站反映问题,引发人大代表对巷道安全隐患的高度重视。
联络站站长李少辉告诉记者,接到群众反映后,就去现场实地走访,发现小巷里没有路灯,晚上走路特别不安全,而且还有杂物乱堆,存在安全隐患。之后联络站把走访情况反馈给社区,社区干部马上到现场,一边安排人员清理杂物,一边着手敲定工期,推进路灯安装。
民生无小事,在联络站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一盏盏崭新的节能LED路灯整齐地矗立在巷道两侧,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家祥路便被路灯照亮得如同白昼。柔和而明亮的光线均匀地洒在地面上,也照亮了居民回家的路。孩子们在路灯下嬉笑玩耍,老人们悠闲地散步聊天,年轻人也能放心地夜间出行。居民曾小娴说:“以前没有灯的时候,很暗,很不方便,因为我几次带小孩子在这里过,差点都摔倒。现在有灯了,很亮,再也不用担心摔跤了。”
从最初的民情收集,到“纸上议案”的持续推进落实,再到施工方案的多方协商,并最终把居民的意愿贯穿始终。“小路灯”照亮“大民生”,家祥路路灯安装工程只是联络站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小切口解决大民生、小平台汇聚大民意、小细节体现大民主的一个缩影。
关注民生、为民服务。为更好地倾听民声、解决民忧,联络站建立了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接待选民活动,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人大代表还对已解决的民生问题进行跟踪回访,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不反弹。对于一些群众反映强烈但尚未解决的问题,人大代表会持续跟进,加大协调推动力度,直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李少辉表示,接下来,联络站将继续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把家祥路的治理经验复制到更多民生领域,让“群众点单、代表接单、政府办单、社会评单”的工作模式成为常态,真正使联络站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
本报记者 梁小鸿 通讯员 黄明敏 黄婷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翠涌九连共富路,春风点化万竿斜。”地处九连山腹地的和平县上陵镇翠山村,峰恋叠嶂,一望无际的毛竹沿着山坡起伏,似碧海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