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河源旅游2025首个长假实现“双增长” 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本报讯 记者 高雅 通讯员 陈瑭熙 非遗进景区彰显传统文化魅力,乡村游如诗如画,各色表演欢声笑语……春节假期,河源旅游市场人气高涨,各类文旅活动轮番上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共赴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春文旅盛宴。

据统计,春节8天假期(除夕至初七),依据河源市公安局提供的全市旅业入住数据为基数测算,我市接待游客100.54万人次,同比增长9.11%;实现游客总花费(旅游收入)9.35亿元,同比增长11.22%。


客家婚嫁民俗巡游活动。

节庆氛围浓厚

春节期间,全市文广旅体系统大力举办节庆活动,在中央、省、市媒体及自媒体持续宣传报道的力量加持下,节日氛围浓厚,市集商超人流如织。在市区内各项专业运动场、全民健身广场、商业广场举办2025年河源市贺岁杯系列活动,举办体育赛事345场次,开展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跳绳、健身舞、广场舞、象棋围棋等赛事活动。组织全市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到全市五县一区的革命老区、红色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工厂、社区等地点开展义写义送春联、文艺演出活动。

龙头带动强劲

作为河源文旅的核心引擎,万绿湖景区凭借“非遗+节庆”的创新模式,在春节假期强势引领全域旅游热潮。通过统筹五县一区非遗资源,以“一县一日·日均三场”的差异化策略(东源上莞追龙、龙川杂技等轮番展演),单日吸引近4万人次游客,创下春节客流高峰。以码头广场为枢纽,联动周边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等景区形成“文化体验链”,并通过高频次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餐饮、住宿等二次消费,充分彰显“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成为激活河源春节文旅经济的核心支点。

非遗魅力绽放

全市组织民俗活动百余场次,大部分3A以上景区组织了非遗进景区活动。万绿湖景区组织了全市各地超10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体“闹春”,景区人潮涌动、传统与现代交融,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最岭南”的年俗盛宴,文旅消费活力全面释放;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等重点旅游景区嫁接非遗元素,实现传统文化与度假业态互补;河美共赢篮球联赛在4A级旅游景区龙川佗城景区举办,结合开笔礼、非遗巡演,将体育赛事与传统文化、客家民俗深度融合,吸引年轻群体及家庭客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汶水塘捕鱼节在大年初三举办,万人围观、场面壮观,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获得了央视报道肯定;连平鲤鱼舞、传统婚嫁巡游等非遗展演与景区游览深度结合,让静态文化转化为动态吸引力。

乡村旅游火热

环万绿湖民宿群春节入住率达80%,大年初三至初五,多数品质民宿实现了满房,带动周边餐饮、农特产销售同比大幅增长。尤其是“新回龙宿集”依托万绿湖生态资源与客家文化优势,逐渐成为乡村旅游标杆项目。同时,由于春节期间天清气朗,郊野公园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热门选择,登山、露营、骑行等活动热度不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自然之美和户外运动的乐趣。

文博消费爆满

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源恐龙文博园依托“恐龙之乡”的独特IP,春节借力全国首个菊石化石展馆强势出圈,单日游客量刷新纪录。河源市图书馆接待读者近2万人次,开展36场活动,参与读者19921人次。河源市文化馆举办了“红红火火客家年”2025年河源市贺新春群众优秀文艺作品线上惠民展演、迎新春书画作品展、非遗实物展等活动,线上线下参与群众约3万人次。

 






上一篇:非遗闹新春 客家年味足 万绿湖春节揽客逾22万人次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