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海事局推动政务服务转型升级 让群众感受“简”的便利“暖”的温度
本报讯 记者 谢梦君 通讯员 陈保羽 近日,河源市某航运公司船员王先生坐在家里的电脑前,指尖轻点“广东海事局”官网的“在线办理”专区——不到20分钟,他就完成了船员适任证书的换发申请。“因为家在万绿湖库区乡镇,以前办这事儿得请半天假,往返政务大厅需要2小时,材料不对还得来回补。现在河源海事政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在家就能办,审批进度手机随时查,电子证照直接推到账号里,这服务太省心了!”王先生翻着手机里的电子证书,语气里满是感慨。
这样的便捷体验,是河源海事局不断推动海事政务从“能办”向“好办、智办、快办”升级的生动实践。据悉,为大力推广海事电子证照,河源海事局已完成涵盖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船员培训合格证、海员证、船舶国籍证书等在内的22项海事电子证照的部署应用,该项举措从2025年8月1日正式上线以后,河源海事局已累计发放电子证照300余份,让船员彻底告别了沉甸甸的“证书包”。
针对新领域、新需求的“定制化服务”,为进一步让企业感受到海事服务的温度,破解辖区新造新能源船舶首航前业务办理的痛点,今年9月,河源海事局组织政务中心党员业务骨干前移服务窗口,联合船检部门赴万绿湖旅游船艇管理有限公司开展专项“上门服务”。党员骨干现场设立临时政务服务点,围绕新能源船舶初次检验、证书办理、进出港手续等关键事项协同办公,面对面提供材料准备、系统申报的全程“帮办导办”,手把手破解业务堵点。这种从“通用型”到“定制化”的政务升级,精准对接了企业绿色发展需求,全力保障了新能源船舶顺利启航,也为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建设注入了海事动力。
从“跑多次”到“一次办”,河源海事局的流程再造让效率持续升级:“一件事一次办”整合了26项关联业务,材料减少38%、环节压缩50%,已服务超320次;22项简易业务实现窗口“即来即办”,年均帮办500余次,群众等候时间缩短超七成。针对偏远乡镇船员的常规上门服务,已累计解决500余起办事难题,真正把服务送到了渡口码头、企业一线。
群众的声音也总能被及时接住。“局长服务日”“政务服务日”等活动已举办34次,收集意见89条、解决问题45项;12345热线诉求实现“件件有回音”,近两年来推动解决9件急难问题。而在“评价-整改-提升”的“好差评”闭环机制下,政务服务满意度连续保持99%以上。
截至目前,河源海事局“一网通办”平台已办理业务超1400件,累计为群众节约申报时间近1万小时,为企业减少各类成本超千万元。从“跑断腿”到“心贴心”,从“通用办”到“定制办”,河源海事的政务服务正以“简”的便利、“暖”的温度,为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着实实在在的动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