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建设“大会战”|2025年河源市玩具产业招商推介暨产业对接交流会召开 抢抓情绪经济风口 加快构建百亿级玩具产业集群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潮”起万绿湖,“玩”聚新河源。我市正在全力打造百亿级玩具产业集群,当下能否抓住情绪经济风口,让潮玩产业在万绿湖畔“聚”出一片“新蓝海”?13日至14日,我市举办了2025年河源市玩具产业招商推介暨产业对接交流会,旨在进一步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优质产业外溢,推动我市加快构建百亿级玩具产业集群,为全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考察团参观、欣赏玩具企业产品。
零距离感受我市营商环境
广东省玩具协会、深圳市玩具行业协会、东莞市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东莞市潮玩协会、中山市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等行业权威协会,及其会员企业代表、玩具生产制造及配套企业代表等组成考察团深入我市考察,零距离、全方位了解河源优越的营商环境、完善的产业配套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13日,考察团来到东源县,了解当地产业转移园的规划与建设情况。随后,又前往龙川县,了解龙川现代新城相关情况,还走进丹尼玩具(龙川)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见证了我市本土玩具企业高效、规范的生产流程。丹尼玩具(龙川)有限公司作为成功在河源扎根发展的典范,其稳健的经营状况和良好的员工风貌,为意向投资企业提供了“河源制造”的生动样本。
14日,考察团一行走进河源国家高新区,参观了深河金地创谷这一深河对口合作的重要科创平台。园区内完善的配套设施、创新的孵化体系和浓厚的创业氛围,让考察团成员看到了河源在玩具产业设计研发、品牌孵化等微笑曲线两端的发展潜力。在专注于智能玩具和科技教育的星火科技有限公司,其创新的产品和技术演示,让考察团成员印象深刻,充分展示了我市玩具产业从“制造”迈向“智造”的无限可能。
玩具潮玩企业“优秀选项”
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基地,已形成全产业链快速响应模式,品牌拥有量、IP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均为全国第一。
“但目前,我省玩具产业正面临运营成本持续攀升、用工难等痛点,亟须寻求有效的优化措施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过两天的考察交流,广东省玩具协会会长陈黄漫认为,河源生态优美,产业优势显著、规划清晰,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积极打造潮流玩具、体育用品等特色产业,相关园区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是玩具潮玩企业布局未来、优化供应链的“优秀选项”。
“这次来河源,我们看到了破局的新希望。”陈黄漫认为,河源在承接珠三角产业方面具备很好的条件,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明显,政府对玩具潮玩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产业配套政策优惠。当前,我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深入对接学习珠三角地区的先进机制和成功做法,大力实施营商环境提标优化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就近好办”改革试点,大力推进产业建设“大会战”,持续推进“一件事”“跨域通办”“视频办”等改革举措,首创推出“代办制”首席服务官制度,全力打造“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的优质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共“聚”“新蓝海”
除丹尼玩具(龙川)有限公司外,河源联弘玩具礼品有限公司的蓬勃发展也印证了河源玩具产业的发展。该公司2004年落地我市源城区,主要生产塑胶、纸品玩具及包材。经过21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联志集团在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年均保持3000人左右的就业岗位,2025年预计总产值约4亿元,税收约3000万元。
在产业对接交流会上,河源联弘玩具礼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昌认为,河源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已成为了更多企业发展沃土,河源的区位交通优势突出,促使河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玩具产业上下游企业落户发展。陈勇昌还提出,随着AI等新技术的发展,中国玩具正从“制造”往“智造”方向加速发展,向高端化、智能化、个性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希望有更多玩具产业上下游企业落户河源,促进玩具产业的供应链更加完善,进一步推动河源玩具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升级,共同将“河源智造”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玩具产业的新高地。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