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梦如光 善启心扉——读《善用表扬,慎用批评》有感
阅读《善用表扬,慎用批评》这篇文章时,我正深陷与儿子作业的“拉锯苦战”。每日傍晚,书房便成了“战场”:儿子摆弄橡皮,我便数落他专注力差;他计算题出错,我便指责他粗心大意。作业本上的红叉,好似一把把利刃,在我心头刻下焦虑的伤痕。而文中“教育是播撒星光的艺术”这句话,如晨钟暮鼓,在我混沌的教育思维中炸响,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
曾几何时,我对孩子的教育如同执拗的法官,紧盯着结果审判对错。上周听写,儿子把“青蛙”写成“青娃”,按以往惯例,我定会用红笔狠狠圈出错误,责令他抄写十遍。但这次,书中“错误是成长的阶梯”的话语在我脑海中回响。我强压下训斥的冲动,转而问他:“‘蛙’字为什么要用虫字旁?”他歪着脑袋,眼睛滴溜溜地转,思考片刻后,脆生生地答道:“因为青蛙吃虫子!”这充满童真的答案,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让我忍俊不禁。我们一同翻出绘本,寻找青蛙捕虫的图片。他在观察中发现了虫字旁的意义,主动要求重写五遍。看着他一笔一划认真书写,原本歪扭的“蛙”字逐渐变得工整,我心中感慨万千。原来,比起那冰冷的对错符号,守护孩子的好奇心,才是教育的真谛。错误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宝贵契机,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阶梯。
反思过往,我对孩子的夸奖空洞而泛滥,以为“你真棒”便是万能的鼓励。直到发现孩子面对稍难的拼图就轻易放弃,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书中“具体化表扬如同精准施肥”的比喻,如醍醐灌顶,让我顿悟。当孩子独立整理书包时,我不再敷衍地说“你真棒”,而是细数他的优点:“你把语文书和作业本分开放,水杯挂在侧边防止漏水,这样细致的分类思维特别值得表扬。”他原本平静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从那以后,他每天都会主动优化收纳方法,甚至发明了“学科颜色分类法”。那一刻,我明白了,具体的肯定就像一把神奇的魔法钥匙,能打开孩子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之门,让他们在自信与成就感中不断成长。
超市收银台前的场景,曾是我教育生涯中的噩梦。儿子哭闹着要买彩虹糖,我厉声训斥,引来众人侧目,最终只能无奈地把他拖走。学习情绪管理章节后,当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我把他带到休息区,轻声说:“妈妈知道你现在特别想要那颗像宝石的糖果,我们可以把它写在愿望清单上。”他挂着泪珠画出彩虹糖,说:“周末表现好再买”。看着他渐渐平静下来的模样,我心中五味杂陈。原来,教育不是一场与孩子情绪对抗的战争,而是一门教孩子与欲望和解的艺术。
这几个星期以来,儿子的情绪爆发频率下降了一半。我惊喜地发现,教育并非是修剪枝丫的园艺剪,粗暴地剪去孩子所谓的“坏毛病”,而是一个提供阳光雨露的成长系统,滋养着他们的心灵。当我不再执着于纠正每个错字、控制每次情绪,转而学会欣赏孩子思维的火花、倾听他们心灵的颤动时,那个曾经让我焦虑不已的孩子,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绽放着生命的光彩。
从“纠错者”到“守望者”,这种蜕变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
作者:李山青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鱼灯夜游、低空飞行、“非遗”体验……今年五一假期,河源市文旅市场火力全开,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打造特色多元消费场景,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勾勒出一幅人气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