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第一次坐高铁

我第一次坐高铁,是因为受邀赴河源市东源县参加第三届“万绿湖杯”小小说征文大赛颁奖典礼。

从收到邀请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格外兴奋:又可以与几个月前见过面的一些河源作家重聚了,又可以畅游魂牵梦绕的万绿湖了,还有机会聆听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小说名家传经送宝。机会来之不易,理当珍惜。我考虑再三,决定从佛山西站坐高铁到深圳的光明城再换乘到河源东站,一是时间快捷、经济实惠;二是我还没有坐过高铁,真的想过一把“高铁瘾”。

说起这高铁,差不多就在“家门口”,2017年8月开通运营的佛山西站,离我家也就是六七里路。佛山西站途经的线路包括了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广佛肇城际铁路。来往穿梭的公交车、方便快捷的网约车,与佛山西站编织起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早在两年前,我就有机会跟随区作家协会一行赴贵州省黔东南州参与为期三天的文学采风活动,无奈当时抽不出身,错过了领略黔东南美丽风光的大好机会。这几年也到揭阳、河源、阳江、云浮、肇庆等地游玩,要么坐旅游大巴,要么三五知己自驾游,总是无缘坐高铁。

在这一天中午,我第二次走进了偌大的佛山西站,以前来过一次是送一位作家朋友回湛江,这一次是我第一次坐高铁。我宛若刘姥姥进入了大观园,心里充满了好奇与激动。

检票口的电子屏闪烁着“佛山西—河源东”的字样,像是在召唤一场未知的旅程。我随着人流,循着指示牌的指引,一边搭乘电梯走向站台,一边谨记着车票的座号。银白色的高铁列车静静停靠,车头的流线型设计宛如一支蓄势待发的箭矢。站台上的风轻轻拂过,带着些许工业时代的气息。

踏上高铁的瞬间,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时空。柔软的座椅,明亮的车窗,整洁的过道,一切都散发着现代科技的气息。列车缓缓启动,起初平稳得让人几乎察觉不到它的移动,渐渐地,速度加快,窗外的景物开始模糊,化作流动的色彩。城市的高楼大厦、连绵起伏的山岗、蜿蜒的河流,如同一幅快速展开的画卷,在眼前掠过。动车载着我的好奇,载着我的憧憬,在播音员温馨热情的嗓音中,在广州南站、虎门站稍作停留,迎来送往、井然有序。

在光明城换乘站候车,我的思绪不由自主飘回了过往岁月。年轻时,为了生活奔波,出行大多是骑着老旧的自行车、摩托车,或是挤在长途客车、列车上。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从南海区小塘到省城广州,兜兜转转,好不麻烦:先是在小塘火车站上车,沿途停靠八九个站点,到了珠江南岸的石围塘火车站,再坐渡轮到珠江北岸的黄沙码头,到达广州市区。40公里的路程,也得耗费两三个小时,更别说到广州市以外的地方了。上世纪80年代未,我偶尔去广东省连山、连南、阳山等地购买山货,往往是一大早从佛山市出发,到达上述任何一个地方,也都天黑了。沿途弯多路陡,每一次出行都像是一场小小的冒险。而如今,这飞速前行的高铁,让曾经遥不可及的距离变得触手可及。

动车穿过一个个隧道,短暂的黑暗与光明交替,仿佛在时光中穿梭。我不禁感慨科技的力量,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对距离和时间的认知。据说以前需要大半天才能到达河源市东源县,如今在这飞驰的动车上,不过短短两三个小时。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透过会议群我得知,全国著名小小说作家相裕亭老师从江苏过来了,即将到达河源东站,而我到终点站还需要半个小时。相老师在微信上说在河源东站等我,然后结伴到东源县城。相老师应该是我这次到河源见到的第一个文友了,我的心情既兴奋又激动。

列车缓缓驶入河源东站,走下列车,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河源特有的气息。我在出站口见到了等候多时的相老师。这是一位身材魁梧、性情开朗的汉子,我跟他热情地握手,寒暄了几句,便坐上了网约车,直抵东源县城,一路聊文学、聊人生,兴致盎然。

我知道,前方等待我的,是一场充满诗意的文学交流活动,我憧憬着与一些知名作家近距离接触,聆听他们的创作经验;我憧憬着与一些河源文友再聚首,共叙文学情缘;我憧憬着重游风景秀丽、碧波荡漾的万绿湖,参观设立在万绿湖畔的“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东源创作基地”……而这段铁轨上的旅程,也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独特而珍贵的记忆,化作笔下流淌的文字,在时光中永恒。

第一次坐高铁,收获的不仅是出行的新鲜感,还有更多跨越时空的记忆,还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与文学相连的精彩瞬间。我相信,随着后续参与文学交流活动的愈发频繁,坐高铁或许会成为我最理想的出行选择。

作者:黄福胜






上一篇:乘节奏启航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