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大地的疗愈与馈赠

清晨五点的薄雾里,我们踩着露水来到菜园。泥土还带着夜的气息,湿润而温暖。蹲下身,指尖触到松软的土壤,仿佛能感受到大地沉睡一夜后均匀的呼吸。这样的时刻,城市尚在梦中,而土地已经醒来,用它独有的方式与我对话。豆角的藤蔓上挂着晶莹的露珠,玉米叶子在晨风中沙沙作响,刚冒尖儿的花生苗顶着片片嫩绿的叶子,活像一群蹒跚学步的娃娃。

这片三亩见方的土地,七年前还是一片荒芜,如今却成了我们最珍贵的宝藏。记得第一次翻土时,一锄头下去是硬硬的板结土块。偶尔还有大块石头和锄头碰撞,发出响亮的声音。如今这片土地已经变得松软肥沃,蚯蚓在土层间穿梭,留下细密的孔道。记得去年春天,我在豌豆蓬里发现一窝野鸟蛋,青灰色的蛋壳上布满褐色斑点。我没去动它们,后来果然看见一只母小鸟带着七八只小雏在菜畦间觅食。这些小生灵,都是土地给我们的额外馈赠。

春天的馈赠最为温柔。一场细雨过后,韭菜和空心菜争先恐后地往上蹿,绿得能滴出水来。我最爱看清晨的阳光穿过菜叶,脉络分明得像能看见汁液在流动。这时候摘一把青菜下锅,连盐都不用多放,自然的鲜甜就在舌尖绽放。

夏天的馈赠最为丰盛,是沉甸甸的礼物。花生一株株拔起来,根须上挂满了饱满的果实,像一串串风铃。玉米秆长得比人还高,顶着红缨子的玉米粒排列得整整齐齐。夏天的菜园里瓜果蔬菜应有尽有,红红的小辣椒,长长的茄子,大大的西红柿,青脆的小青瓜。在豆角由头发丝长成小细条的过程中,我每天都要去看好几回。它们像拉长的翠绿绳子一样,在绿叶间若隐若现。把饱满的豆角采摘回来,不用放什么调料,只加点盐,味道都足以让人回味。

秋天的土地最慷慨最懂人心。看到红薯藤开始泛黄时,就知道地下的块茎已经成熟饱满。带上小孩挖红薯时更有趣,大家顺着藤蔓往下刨,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锄头会挖出多大的惊喜。有时一株下面就只有一两个,有时居然会有三四个,甚至更多,都裹着薄薄的紫红色外衣。去年我们挖到一个足有两斤重的红薯。小孩迫不及待地就地烤起了红薯。烤熟后掰开的瞬间,甜香的热气直扑脸颊,橙红的瓤子像夕阳的颜色。烤熟的香气能飘出老远,常引来路过的乡亲驻足。我们总是热情相邀,大家围坐在田埂上,一边剥着烫手的红薯,一边唠着家常,其乐融融。

就连冬天,土地也不曾亏待我们。藏在土里的萝卜越发清甜,霜打过的白菜格外脆嫩,还有开着结实紧致的西兰花球,青嫩的葱蒜在冷风里挺得笔直。扑面而来的不仅是蔬菜的清香,更有一股蓬勃的生命气息。这片土地给我们的,远不止餐桌上的美味。劳作时,指甲缝里嵌着黑土,衣服上沾着草屑,水鞋裹满泥巴,却觉得比任何时候都干净。弯腰久了直起身时,能听见骨头咯吱作响,却比坐在任何地方更浑身舒畅。最神奇的是老公的痛风,不知何时竟再没发作过。

土地最懂得知恩图报。你待它一分好,它必还你十分。我们不过施了些农家肥,除了几次草,它却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平静的心绪,还有无数个与天地对话的清晨和黄昏。每次看着满篮子的收获,我都觉得,这不是我们种出来的,是土地心甘情愿送给我们的礼物。

作者:经典






上一篇:聆听故乡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