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入伙记

妹妹新屋入伙的日子,是父亲提前就挑好日子的,虽然在这之前,我们都说这个日子有点太急了,实际上是各人忙于各人事。然而父亲说好日子不容易挑,就按这个先入了伙,其他的以后再议。

这个房子,父母和弟弟妹妹都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前期寄托了他们的期望,在后期的装修和入住前的购置上,妹妹则来回奔波劳累。现在入住,也算是使妹妹暂时地安顿下来,两位老人也了却一桩心愿。所以,我们心里有个共识,就是希望好好地把这个仪式办好。

入屋的时辰是早上七点四十五分,他们要赶在这个时辰之前从70公里外的老家下来,把一应准备的东西都提前准备好。

这些东西里,有锅碗瓢盆等,也有在本地风俗里入伙仪式所不能少的一些物品,烛盏、火种、大公鸡、挂门的红绸布、红粄和柏叶……非常细碎。尤其是那一盆火种费了父亲不少心思。父亲要把老家灶房里的炭火,用一个铜盆装好了,火不能熄,又要考虑安全等因素,小心翼翼地让这把火成功地传到新家。烟火烟火,火是延绵,也是希望,这盆火只要不熄,就算是保持着微小的苗种,一切也就有希望。

父亲说一晚上没有睡好,时不时起来看看火盆。实际上那天晚上个个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五点多,父亲和母亲就起来了,并叫醒了提前一晚回去的大女婿和其他人,把东西装进我们的小汽车里,六点一过就出发了。

七点,车就到了新房的小区。众人把东西卸下,坐电梯搬到十五楼。东西出了电梯,在新房到电梯口之间的过道之间堆着,我们在那里等。妹妹三岁多的孩子小瑜为新鲜的环境所兴奋着,逗得外公外婆时而笑。

等了许久,快到时辰时,妹妹一家三口来到了门前,由妹夫提着那个还热烘的火盆打头,开门进去了。他们进门时,母亲在旁边念着一些吉祥的话语。我们都在门外等着,等他们把火盘放进厨房,把新的火打着。再过了十多分钟,父亲才取出红绸,与母亲两人开始挂绸。

“一条红布四尺长哦。”父亲踩上椅子,把红绸挂在门口正上方时,母亲开始念。

这时窗外响起了初夏早上的蝉鸣声。

顿了一会,父亲发现母亲没再继续念,便催道:“念啊,继续念。”

“左边挂来大富贵,右边挂得状元郎。”母亲便继续念了下去。

这时,父亲已经把左边的红绸固住了,又开始催着母亲。

母亲给他递上去一条红绳子,便又加了两句:“添丁又发财哦!万事如意哦!”

父亲的每一个动作,母亲的每一句念词,都如此郑重,甚至带着一些笨拙,因为他们的心里装满了太多的东西,太多对儿女的牵念。

顺利点火、挂绸后,我们通通都进了新房,大家这时才开始轻松了一点,好像完成了一件大事。妹妹开始热锅,煮汤圆。我们坐在餐桌前,闲唠点评着新家具的细节。稍作休息,计算着缺哪些东西,到楼下的超市去添补。

中午十点多,父亲和母亲再次钻进了新家的厨房,适应着新的一切,炒锅和蒸锅都是他们从家里带下来的,还有午餐的菜品,有镇上买的猪肉、鸡以及鸡生的蛋,从菜园里摘下来的豆角、红苋菜等。

不久,父亲炒的红烧肉的香味便溢满了整个屋子。

作者:吴聚平






上一篇:新编客家童谣(十)
下一篇:记忆里的丰收节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