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温一盆烟火

假期栖在娘家,天还蒙着层灰绒布似的,我整个人还裹在被子里犯迷糊,耳朵里头就先钻进点动静——是妈妈的手指头蹭着那只旧钢盆的沙沙声。

那声音,细细碎碎的,像早春凉丝丝的雨丝儿飘在院子角落那块老铁皮棚上,偏要绕过门缝,固执地往我耳朵眼儿里钻。

等我揉着眼睛摸进厨房,那只不锈钢盆就正蹲在灶台角上。盆壁上覆着一层幽暗的影,比檀木茶几上摆的那只老茶碗底的茶渍还要深,那暗色沉沉地压着,仿佛藏着好多没说出来的话。妈妈正往里头淘米,自来水哗啦啦地冲进去,白花花的米粒撞在盆壁上,脆生生的,比小时候吃的炒米糖咬碎的声音还好听。我拖着步子挨过去,就站在她旁边,听着这声响,混着她袖口蹭过围裙的窸窣声,心里就踏实了。嗯,是回家了。

妈妈的手指蹭着盆底那些纵横交错的划痕,指甲盖里还沾着点早上摘青菜时带回来的泥星子。淘米水顺着她的指缝流下来,凉得她轻轻皱了下眉,却还是慢腾腾地揉着米。她说:“这盆啊,比你还大两岁呢,我嫁过来的时候,你外婆给的。她说,钢盆沉,能压住日子。”

我小时候最爱干的事,就是蹲在她腿边,用指甲盖去抠盆底的划痕。指甲盖儿卡进那缝里,痒丝丝的,好像在抠一块藏了蜜糖的老木头。

妈妈用食指戳了戳那道最深的痕,指甲盖儿在暗光里泛着淡粉,“喏,这道,你三岁那年,扎着两个羊角辫,把盆扣在头上当钢盔,举着根竹棍子跟隔壁阿弟‘打仗’。”她眼角的皱纹笑得都挤成了一团,“结果没跑两步,一头撞在院门口那棵枇杷树上,盆撞得‘哐当’一声,你一屁股坐在地上哭,眼泪把盆上的灰都冲开了两道印子,非说枇杷树‘偷袭’你,要我拿扫帚拍树给你‘报仇’。我拍了两下树,你立刻就爬起来了,把盆重新扣回头上,喊着‘钢盔小将军不怕疼’,鼻涕都蹭在了盆沿上。”

春日的晨光漫进厨房时,这盆里头啊,还藏着我们家整个春天的味道。

清明前后,田埂上的艾草最是肥嫩。妈妈总是一大早就提着篮子去薅,回来的时候,裤脚上沾满了草屑和晨露,那股子清冽的苦香裹着湿漉漉的露水味儿,能把整个院子都浸得软乎乎的。她把艾草剁碎,挤出墨绿的汁,和着糯米粉一股脑儿倒进盆里——那盆壁上还留着早上淘米的水痕,凉丝丝的,沾上糯米粉就变成了淡绿的浆。妈妈的手揉着面团,揉得指节都发白了,好像要把田埂上的风、晨露的凉、艾草的苦,统统都揉进这团面里去。

我呢,就蹲在灶下添稻草,火光把妈妈的影子晃在土墙上,她的围裙角不小心沾了点艾草汁,绿汪汪的,像片刚摘下来的艾草叶儿。

“阿妹,想食了,系麽?”(客家话:阿妹,想吃了,是吗?)妈妈用沾着糯米粉的手指头,在我额头上轻轻一点。粉末儿落在我鼻尖上,我伸出手指蘸了一点放在舌头舔了舔,甜丝丝的,还带着艾草那股子独特的苦香。

后来搬了新家,厨房的瓷砖亮得能照见人影,可妈妈偏要把这旧盆放在灶头边。灶台一侧摆着锃亮的不锈钢锅、崭新的汤勺,唯独它灰扑扑的,盆壁上的划痕像老树皮的纹路,倒像个守着灶台不肯走的老伙计。妈妈说:“新盆滑溜溜的,揉面时总跑,使不上劲儿。老盆有这些划痕,才能抓得住面。就像人,相处久了,磨合过了,才有温度。”

周末,她总把盆洗得锃亮——其实也亮不到哪儿去,划痕还是一道一道的——装着刚炒的花生米,油汪汪的,香得能飘到巷子口。再倒两杯客家娘酒,琥珀色的酒液粘着盆沿,在灯下像撒了把碎金子。

她抿一口酒,眯着眼睛,眼角的皱纹里全是满足的笑意:“你还记得吗?小学三年级那会儿,你非闹着要吃后山的龙眼。我扛着这个盆,爬上山,给你摘了满满一盆。你当时就坐在门槛上,剥得手指头都红了,还把核儿吐得满地都是,说要种出一片龙眼林给我吃。”

有一回,我一个北方的朋友来家里做客。看着满桌子菜,都用大大小小的不锈钢盘子装着,悄悄问我妈:“阿姨,你们怎么不用好看的瓷盘呀?”

我妈夹了块酿豆腐放进他碗里,灶头的热气熏得她眼睛发亮:“后生仔,你尝这个。瓷盘是好看,可刚炒好的菜装进去,没一会儿就凉得像外头的风。这钢盆呢,摸着手凉,可装了热菜,能焐半个钟头。你咬一口这豆腐,是不是还烫嘴?家里的味儿,就得是热乎的,像人心,得焐着。”

现在,我自己的小厨房里,也摆着个差不多的钢盆。是妈妈去年给我的,她说:你总嫌外面的饭不香,用这个盆煮,才有家里的味儿。

我用它淘米,用它盛一碗地道的客家猪脚粉。先将猪脚焯水后放入锅中煸炒,花生油烧得冒烟,葱花丢进去吱啦一声,脂香便裹着米香一下子飘满了整个屋子。我端着那满满一盆猪脚粉,指尖碰到盆壁上那些深浅不一的划痕,就像摸着妈妈的手,粗糙,却带着温度,像小时候,她一边念叨我“慢点吃”,一边给我擦去嘴角汤汁的样子。

直到现在,我才好像有点懂了妈妈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钢盆不换,日子就不会散。”如今,我用这个盆揉面时,手指会下意识地顺着盆底最深的那道划痕滑动,就跟妈妈当年一样。那些揉在盆里的米香、艾粄香、娘酒香,那些刻在盆上的划痕、故事、回忆,哪里是盆啊,分明就是日子的魂儿。

你看这盆,冷的时候硬邦邦的,可一旦装了热乎饭,就软了,就暖了,像我们的日子——平平淡淡的,可里头藏着最烫的烟火。

作者:朱秋萍






上一篇:故乡情深,岁月温润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