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化“危”为“机”营造发展“小气候”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对我市发展提出目标

      本报讯 (记者 谢素德)昨天,市委召开五届六次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市委书记陈建华代表市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
      会议在总结了我市今年的工作情况后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国家政策不断调整。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政策措施,我们要审时度势,积极应对挑战,保增长扩内需。要化“危”为“机”,营造有利于河源平稳较快发展的“小气候”;明确发展思想,做到“六个结合”;增强忧患意识,明确目标要求。
      会议提出,明年的工作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保增长、促需求、优结构、增后劲,营造稳健较快协调发展“小气候”,夯实基础。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环境保护,建设效益园区,提升发展质量。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三农”工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乘势而上,率先崛起,争当全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会议强调,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夯实率先崛起基础;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强化率先崛起保障。要求坚持“工业立市”战略,带动一、三产业发展;构建基础设施体系,提升规划城建水平;重视加强环境保护,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平安和谐河源;加强民主政治,推进民主执政;加强依法治市,推进依法执政;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陈建华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谋划,善政为民;做好维稳工作,注重民生,廉政为民;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勤政为民。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确定明年经济工作任务

保增长 增后劲

     本报讯 (记者 谢素德)昨天召开的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保增长、增后劲”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夯实我市率先崛起的基础。
      会议指出,围绕到2011年实现“1·5·25”(全市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GDP5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亿)的目标,我市2009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10%,全社会工业增加值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力争持平,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以下,单位GDP能耗下降3.5%。
      会议提出,按照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我市将加大财政金融投入,加强出口内需带动,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农业水利、商贸旅游、交通、电力、城建、环保、文化、卫生、教育、直饮水等重点工程建设,抓住国家和省扩大内需机遇,把“保增长、增后劲”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 报告讨论

陈建华:准备起跑 发掘“水”脉

     昨天,市委书记陈建华在讨论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的工作报告时认为,中国的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如果将这个周期看作是百米短跑的话,明年就是起跑点。对于百米短跑来说,起跑至关重要,所以河源一定要提前做足准备。
      陈建华说,虽然我市下半年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企业亏损面扩大,加上关闭一大批小钢铁、小水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回落,招商引资难度加大,财政减收因素增多,但我们要看到有利条件,增强发展信心。我市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发展空间巨大;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进入快车道,后发优势日益凸显,处于“黄金发展期”的长期有利因素没有根本改变。在这种形势下,明年将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百米起跑,能不能跑出好成绩,起跑至关重要。
      陈建华还指出,今后,我市要加快发掘“水”脉资源,引水进城,建设“岭南水城”。
      今年以来,我市在做好“水”文章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加快建设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同时,万绿湖直饮水工程项目已分别与东莞、深圳签订框架协议,进入工程可研究性阶段。
      陈建华在会议上指出,今后,我市要把开发利用水资源与保护改善水环境相结合,做好全市水利规划修编工作。他说,我市需要完善中心城区水网水路,加快构建水安全、水保障、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六位一体”的现代水利体系;在构建现代市政体系方面,我市不但要加快城市自来水工程改造和水源工程改造,还要发掘“人、文、龙、山、水、林、泉”七脉资源。其中,对“水”脉资源的发掘,陈建华指出,要加快“两江四岸”建设,引水进城,形成城市景观水系,打造“岭南水城”。

                                                       本报记者 谢素德 蒋安春

刘小华: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市长刘小华在讨论全会报告时表示,我们要牢固树立做大经济蛋糕的思想,要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
      刘小华认为,我市具有“人、文、龙、山、水、林、泉”七脉优势,河源的经济要持续增长,就一定要将生态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永续利用;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在资源产业、旅游业、现代农业、商贸物流业等几大方面下功夫。
      刘小华说,要加快推进直饮水工程,在与深圳、东莞市政府签订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加快与广州市政府洽商,协助省发改委、省水利厅在明年初完成供水方案可行性研究和评审;要继续整治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快发展资源加工业。在旅游业方面,明年将大手笔推进发展,包括万绿旅游大道建设和万绿湖国际会议度假酒店建设,要不断提升万绿湖等各大景区建设水平,以上档次的景区留住游客,增长旅游经济收入。同时,在现代农业方面大力培育板栗、柠檬、春甜桔等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以做大做好经济蛋糕。

                                            谢素德

市文广新局局长蒋武生:申报“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昨日召开的市委五届六次全会透露,我市将申报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市文广新局局长蒋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成为该保护区的核心内容。
      蒋武生说,国家已启动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评选试点,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市文广新局已制订了建立河源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初步方案。据了解,按照方案,该保护区的范围为:在河源客家文化产生、发展、传承的区域开展以河源自然环境、文物古迹保护,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的保护工作的河源客家文化圈及周边的梅州、惠州、赣州等客家地区的地缘范围;保护对象为:保护区划定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历史遗迹,特别是构成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内容——以活态存在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蒋武生说,确立保护区后,有关部门将通过完善保护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开展文物普查、确立文化空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以及把生态旅游景区建成生态文化的展示地等方式,对我市的文化生态进行保护。
      蒋武生表示,申报保护区将提高河源在客家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他说,在我市建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有利于传承以客家文化为主的优秀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促进我市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大市建设,促进我市旅游事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市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的新尝试。

                                                本报记者 蒋安春



相关热词搜索:发展


上一篇:竹乡层林碧 客家文明昌
下一篇:合水中和村成为省级卫生村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微心愿”点亮孩子希望之光

“微心愿”点亮孩子希望之光
“我要一盒水彩笔用来画画”“我要一个新书包”“我家的学习桌坏了,想要一张新的学习桌”……在偏远农村地区,有一些家庭,因为生活所需,父母要外出务工养活一家人,家里的孩子只能在过年...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