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基础建设 应对金融海啸
市委常委会确定下一阶段经济发展对策
本报讯 (记者 谢素德)昨天,市委召开2008年第26次常委会。会议提出,要沉着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把握机遇,争取资金支持,加强交通、电力、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迎接新一轮发展的到来。
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8日会议精神和广东省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精神,听取了各县区和市高新区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并研究我市经济发展对策。
市委书记陈建华主持会议。
据了解,今年1至10月,全市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园区工业增速较快,工业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工业效益提升快,目前全市签约、开工、竣工项目与9月持平。全市签约项目90个,合同投资总额78.36亿元;开工项目159个,投资总额153.11亿元;竣工项目82个,投资总额55.01亿元。进入11月份后,我市经济发展情况与全国、全省情形相似:外贸出口形势严峻;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亏损企业和亏损面有所增加和扩大;财政收入增速明显回落;投资增长后劲不足等。但我市经济总量小,生产产品处于水平分工的末端和垂直分工的低端,多数属于市场消费产品,出口影响相对要小。同时,财政自给率低转移了经济风险,这些因素的存在,也使我市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比较小。
就如何掌握主动权,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会议强调,要把握经济周期的规律性,增强经济发展的预见性,提高加快发展的自觉性。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正视困难,善于在困难中把握机遇,谋求发展;要吃透政策,“信息灵、腿要勤、脸皮厚、态度好、办法多”,全力争取政策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扶持企业加强基础,全力推进一批拉动能力强的建设项目;要全面提升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水平。
会议指出,现在经济周期处于下滑阶段,但下滑的低点也意味着新一轮发展的起点,我们要分析形势,明确任务,确定目标,统一思想,增强信心,化压力为发展动力。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抓住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加强交通、电力、水利、环保、卫生、教育、城建、万绿湖直饮水、工业园区、商贸旅游等基础工程设施的建设,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上一篇:六大产业绿色食品唱主角
下一篇:首届“农展会”尽飘绿色旋律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