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蔬菜大队和她的队员们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槎城,拥有500多人的“城镇蔬菜大队”也迎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活自此拉开新的篇章。1982年,随着公社制度的废除,“城镇蔬菜大队”随即被撤销,但所辖的生产队中,有两个队直到2002年才完成“更名”,曾被媒体称为我省最后的“生产队”。
日前,记者陆续寻访到当年的大队干部、生产队长和普通队员,了解最后的“生产队”的历史及“社员”曾经的生活,探寻改革开放中属于槎城人自己的一部分记忆。

三十年的记忆 之 忆当年

老城曾被菜地包围

河源城的老住户,对“蔬菜大队”这个名称一定不会陌生。1973年,为解决城镇居民吃菜难问题,当时的河源县城镇革委会成立了城镇蔬菜大队,下分1至6队,共有社员500多人,主要从事蔬菜种植(其中第六队负责养鱼,1986年被撤销),供应县蔬菜公司。这些在城里居住的菜农,在集体的组织下从事农业生产。
刘志坚曾是“蔬菜大队”的一名集体干部。据他介绍,改革开放前,河源县的城区面积很小,只有上城、下城,上角、下角等地段有些街道和房子,城的三面都被大片的田地包围,有几千亩之多,以菜地为主,也有部分水田。如今的市妇幼保健院到塔下、河源大道两侧,都曾经是集体的菜地。“蔬菜大队”成立后,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社员搞蔬菜种植。刘志坚作为集体干部,每月拿30元左右的工资,而普通的社员,干满一天的工分能折算到5毛钱,一个月只有15块钱左右的收入。
事实上,种菜是个辛苦活。今年63岁的罗柳娴,曾经是老四队的“队员”,从17岁就开始下地种菜。她说,大家都用“两头见星星、站着打哈欠”来形容菜农。每天凌晨3点多钟,队员们就要起床去地里摘菜,洗干择净后挑到县蔬菜公司,再到一些单位挑粪回去,回家吃完饭后又要下地耕种,下午要给菜地浇水,回家时天又黑了。辛苦不说,最让人弄不明白的是,辛辛苦苦干上一个月,到月底结算时许多人还欠队上的钱。

三十年的记忆 之 洗脚上田

从社员到市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河源的城市面貌也日新月异。特别是1988年河源撤县建市后,交通建设日益加快,老城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发展需要土地,生产队被征用了大量土地,到了1993年底,所有菜地都被征用了,全体队员洗脚上田,不再种菜。
刘志坚说,征地得来的钱和原来的集体资产转而用来投资集体所有的物业,并通过出租等形式,解决社员们的生活福利。“我们是市民了,现在坐在家里就能拿钱。”2002年,上城办事处下文撤销了第四、第五生产队,设立了南门、双围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分站,原来的队员福利待遇不变,每月能领到300元的生活费。罗柳娴等队员也从“社员”变为了“市民”。因为每人除了劳动收入,每个月还能够拿到集体的分红,生活也就过得越来越红火了。刘志坚说,明年第五生产队的队员们的生活费,也要从现在的每月240元上升到300元。

三十年的记忆 之 包产到户

一天收获900元

集体经济有自身的优点,可以集中人力物力从事生产,蔬菜大队还曾派人到汕头引进优质白菜种,在大队推广。“但社员的积极性始终是一个问题”,刘志坚说,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1980年,像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蔬菜大队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各生产队按每个家庭在生产队里的劳动力数分田,四队的队员每人分到了约一亩三分地。罗柳娴的爱人在港务部门工作,家里就她一人在生产队种菜,分到了一亩三分地。
不能小看这一亩三分地!包产到户后,干多得多,队员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市场经济正逐渐兴起,罗柳娴种出来的菜不再只由蔬菜公司统购,自己也可拿到市场上去卖,价格可以自己说了算,有时菜贩子直接就到地里来收。对于这些菜农来说,尽管和以前一样辛苦,但见天都有收入。包产到户第二年,罗柳娴每个月下来有200多块钱的收入,而当时他丈夫的月工资才40多元,有菜地的人变得让人羡慕。

2002年,生产队更名时队员的合影

越往后,种菜的收入也逐渐变多。罗柳娴说,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种的生菜还在地里,就有人来收购,出价1块8毛一斤,买家负责割菜,她只需在地头把秤收钱,那一天,她收入900多块钱。跟记者回忆起这件事情,她仍笑得合不拢嘴。

三十年的记忆 之 观念变化

从敲锣催工到抢着干

蔬菜大队成立后,因为是按天计工分,生产的蔬菜也全部由县蔬菜公司统一定价收购,队员的劳动积极性依旧不高。第四生产大队的原队长蔡连安说,他当时的任务除了种菜和为生产队的菜地抽水,还负责打锣。每天凌晨3点以前,蔡连安都要敲着锣,绕城走一圈,催促社员们上工。因为种菜不但苦,而且工资少,很多社员都想办法脱离了蔬菜大队,进厂做了工人,或自谋出路。
转变的分水岭出现在1980年。这一年,蔬菜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蔡连安说,那时他是“一个人顶三个人的干”,钱也越赚越多。1986年,他还被评为队中的第一个万元户。队员们的市场观念也越来越强。分田到户后,罗柳娴与队中的其他3户人家联合盘下了老城中心市场的一家店铺,一边种菜一边卖菜,自己当起了老板。也有很多社员像她一样,开始了多种经营。

三十年的记忆 之 生活变化

从5人一间房到1家一层楼

得知有记者到访,罗柳娴执意要带我们去看她家的老房子。她说,自己住房的变化最能反映改革开放给普通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实惠。
老房子位于上城环城东横巷,是一幢旧式大屋中的两间,总面积27个平方,如今已经闲置起来了。罗柳娴介绍,70年代初,她们家5口人就住在这两间小瓦房中稍小的一间,10来个平方只摆了两张床,什么家具也没有,一到下雨天,到处都会漏水。后来生活条件稍有改善,就在这间小瓦房和邻居家之间加了两面墙,有了另外一间房,就是现在看到的样子。而厨房还是在另外一个地方,与丈夫的兄弟们4家共用,有时候是一家吃完另一家再用,有时候是一张桌子分成两半,各吃各的。
分田到户以后,家里的收入变多了,但罗柳娴并没有急着添置一些东西,而是继续省吃俭用,将钱攒了起来。1989年,她花了2万多元在南板桥建起了一层半的新房子,而这年她也花了3900块钱买了台电视机。刚住一年,听说政府征用土地后有回迁安置地补,她又将刚建好的新房卖掉,在龙尾坝建起了一栋更大的房。
“这里就是我们以前种菜的地方!”站在自己家门口,罗柳娴指着河源大道南路边的一排排房子说。罗柳娴家现在住的房子两卡四层半,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每家人住了一层,全家11口人都住在这栋500多平方的房子里。她笑着告诉记者,以前5个人挤在一间破屋子里,现在和孩子们一人住了一层,当初是怎么也不会想到的。罗柳娴说,当初的60多名队员,90%以上的人后来都建了房子,现在的居住条件都很不错。

◇ 本版采写/组稿 本报记者 张安定 蒋安春



相关热词搜索:蔬菜大队和她的队员们-河源新闻信息网|新闻


上一篇:我市严密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
下一篇:18家小钢铁厂年底关闭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微心愿”点亮孩子希望之光

“微心愿”点亮孩子希望之光
“我要一盒水彩笔用来画画”“我要一个新书包”“我家的学习桌坏了,想要一张新的学习桌”……在偏远农村地区,有一些家庭,因为生活所需,父母要外出务工养活一家人,家里的孩子只能在过年...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