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我市工资发放及时 工友们表示年后将继续返回河源干活

我市通过银行发放农民工工资款的做法受到省相关部门的肯定。

      再有10天就该过春节了。在外辛辛苦苦打拼了一年的农民工兄弟拿到工资了吗?昨日,记者到市火车站、汽车站及建筑工地等地采访发现,由于我市工资不低且发放及时,准备返乡的外来务工人员大多都对在河源的打工生活表示满意。他们表示,过完年,还会回河源干活。

“我拿到工资了”

      昨日,记者采访发现,离开河源的农民工仍然是春运客流的主力,他们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声:一年来,他们赚到了钱,春节过后还会来河源打工。
      在火车站广场,记者看到,6名打工者围成一圈坐在广场上,十几个行李袋摆在身旁。一名胡姓的打工者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他们在别的地方没找到活,恰好一个湖北同乡在河源打工,他们就跟着来到河源,在一家企业干木工活,工作了大约50天,每天收入100元,结账时老板一次性就支付了5000元工资。考虑到安全,他和同乡身上只带了一少部分钱,其余的都通过邮局寄回家了。对于河源的务工环境,他们表示很满意。离行前,他们告诉记者:“等过了春节,我们还会再来河源,继续打工。”
      “工资拿到了,一次性就结清了”,在新城汽车站,即将回乡的河南信阳农民工刘心田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兴地说。接受采访时,这名操着浓厚乡音的河南大汉黝黑的脸庞始终挂着憨厚的笑容。“往年这个时候我还在讨要一年的血汗钱,今年工地老板把工钱一次性全结清了,我也能提早回家过年。”刘心田笑着说。“过完春节我们还要再回来打工赚钱……”
      “全家人都指望着这钱过年,没想到在河源,老板工钱发得这么痛快。”顺利拿到工资后,刘师傅给孩子们买了过年的新衣服,给父母买了点河源板栗。“以前净忙着讨工资,没心思买年货,这次也让家里人尝尝河源特产。”刘师傅说,他已跟河源工地的老板说好,春节过后他就回来干活。

为民工追回工资3103万

      建筑领域是我市农民工最为集中、也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较为严重的领域。为此,去年以来,市劳动部门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通过事前预防、签订承诺书等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记者在市劳动监察支队看到,签订的承诺书上面责权明确,有了一纸之文,对建筑承包商或者是农民工都是一种约束。让建筑承包商与农民工签订承诺书,这在全省山区市中还是不多见的,也受到了省劳动保障部门的肯定。
      市劳动部门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一直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当作重头戏来抓,除了引导法律服务机构及人员为清欠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外,还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工作协调机制,同时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建立了覆盖全市的举报投诉和“12333”咨询服务平台。
      通过这一整套保障和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制度体系,有效维护了我市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全年共出动检查企业3965户次,其中巡视企业2058户次,专项执法检查1292户次,群众举报专查615户次。 
      去年以来,我市开展的以预防和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为重点的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劳动关系朝着规范协调、和谐稳定的态势发展。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共处理各类劳动违法案件680宗,其中:欠薪案件513宗,企业违法收取押金36宗,其他违法案件131宗,涉及人数15121人(含外来工11880人),追回劳动者被拖欠克扣工资金额达3103万元。

   “一号文件”关注劳资纠纷

      去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形势特别是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工业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市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劳动关系协调情况与往年相比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为此,市政府在日前出台了今年“1号文件”《关于实施“暖企工程”的意见》,提出将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及劳资纠纷。《意见》提出,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企业守法自律意识和劳动者依法自我保护意识。当地政府要与工会、企业经营者一起,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制度,共同协调有关用工报酬、社会保障、劳动安全等问题,促进劳动关系突出问题的解决,要强化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外部调整力度,严厉查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对劳动仲裁要坚持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四快”处理原则,及时解决劳动争议。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严查节日消费市场 让不合格食品下架
下一篇:大手牵小手 爱心伴希望 河源移动30万元“爱心传递”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