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河源市容市貌悄悄在变脸

      今年1月1日,市政府决定,将市区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权下放到源城区。1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记者和许多市民一样亲身感受到了市区环境卫生所发生的点点滴滴的变化。这种变化原由何处?近日,记者采访了源城区环卫局和一线职工,从那里,记者感受到了体制的变化、工作方式的转变以及一线职工精神面貌的变化,这些变化正在汇聚一种力量,改变着我们这座城市。

      源城区环卫局在各街道、社区设置了专门的小广告张贴栏,让“牛皮癣”得到集中张贴。
本报记者 张安定 摄

让“牛皮癣”“合法”张贴

      让“牛皮癣”“合法”张贴,源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局为彻底根治城市建筑物墙体“牛皮癣”这一顽症,采取堵疏相结合的方法,效果明显。
      城市建筑物墙体张贴“牛皮癣”是损害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形象的一大顽症。多年来,许多城市为根治城市“牛皮癣”,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做出过许多探索,但收效甚微。去年,市委书记陈建华在源城新江办事处调研时曾提出能否探索出一套有效方法,根治市区“牛皮癣”。尔后,源城区委、区政府又积极开展一场“清洁城市行动”。市委书记陈建华、市长刘小华及源城区领导与市民一道上街铲除城市建筑物墙体“牛皮癣”,但“行动”过后,“牛皮癣”却依然时有反复。
      今年1月,源城区环卫局在承担市区环境卫生管理这一任务后,对整治城市建筑物墙体“牛皮癣”进行了专题研究。一方面,他们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保洁工作,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将清理“牛皮癣”任务交由社会力量。同时,区环卫局聘请了一批监督员对社会力量清除“牛皮癣”工作进行巡查监督,发现“牛皮癣”在建筑物墙体存贴超过24小时,便进行经济处罚。经济杠杆的作用和科学的量化考核,有效地刺激了社会力量的清除积极性,使市区的“牛皮癣”得到了及时地清除。另一方面,区环卫局在各街道、社区设置了专门的小广告张贴栏,让“牛皮癣”得到集中张贴。目前,市区已经设置小广告张贴栏160多个,“牛皮癣”有了合法张贴之处。
      通过堵疏结合,目前,市区的“牛皮癣”乱张贴现象已经得到了基本根治。

宣传做到家 多种形式提高市民环卫意识

      近日,拥有手机的市民都收到了一条源城区环卫局发出的短信:“城市清洁靠大家。”这是源城区在接管市区环境卫生工作后加大宣传力度的又一措施之一。
      据悉,源城区在接管市区环境卫生工作后,他们紧抓宣传工作不放,力求通过强大的宣传工作,唤醒市民的城市环境意识,提升市民素质,达到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目的。今年1月,源城区在刚刚接管市区环境卫生工作后就印刷了8万份倡议书在市区向市民广泛发放。同时,他们还和区团委取得联系,组成了青年志愿者队伍直接上街进行宣传。区环卫局副局长陈志光向记者透露,接下来,他们还将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及车载电视等多种宣传平台大力宣传城市环境卫生工作,以培养市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美丽我们的城市。

工资涨了 福利好了 热情高了

      清晨3时,四川籍环卫工人张阿姨推着环卫车来到了建设大道。迎着清晨的春风,在唰唰的扫地声中,张阿姨背后的街道变得清洁起来。
      张阿姨告诉记者,今年比去年工作要早起半个小时。去年,她一般是3时30分到建设大道,6时左右结束她负责的路面清扫工作。今年负责的路面没有变,但她还是早起了半个小时,因为自己清洁路面的工作做得仔细了,需要的时间也就多了。
      延长工作时间,张阿姨完全出于自愿。张阿姨说:“现在待遇好了,我们自然也要将活干好。”
      据悉,源城区在接管市区环境卫生工作后,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提高环卫工人的待遇。目前,环卫工人的工资人均增加了100多元,并且为每位环卫工人办理了劳动社会保险。
      源城区环卫局副局长陈志光告诉记者,以前,市区城市的年保洁经费是900万,今年市区将城市环境卫生工作下放给源城区后,增加了500万。但在增加经费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环境卫生工作的保洁面,将原来未纳入保洁范围的城乡结合部纳入了保洁范畴,增大了保洁任务。500万怎么用?在经费的使用时同样存在异议,有人认为,500万用于增大的城乡结合部保洁工作的经费还远远不够,因此,首先得用于城乡结合部的保洁工作上。但大多数人认为,城市保洁首先得调动一线工人的积极性,他们为城市付出了太多,他们也应得到合理的回报。最后,区委、区政府表态,新增的城乡结合部保洁经费不够,区财政设法解决,500万主要用于提高一线职工的工资水平和改善一线职工的福利待遇。
      工资涨了,福利好了,一线职工的工作热忱也高了。

东埔河清澈了 黄金水道美了

      东埔河清了,黄金水道美了。这是春节期间许多市民在亲水步道散步时发出的共有感慨。
      去年,市委、市政府曾对东埔河的治污工作进行了集中整治,成效显著。如何保障这一成效,使东埔河、黄金水道长年河清水美?源城区环保局从管理体制入手,对东埔河、黄金水道的保洁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据悉,因体制的原因,东埔河、黄金水道的保洁工作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盲区。职责不明直接造成了东埔河、黄金水道保洁管理工作滞后,东埔河、黄金水道的卫生状况也因此不如人意,游客、市民反响较大。
      源城区环卫局在接管市区的环境卫生工作后,从改革管理体制入手,明确了东埔河、黄金水道保洁工作的责权利,使东埔河、黄金水道的保洁工作责任明确,成效显著。他们首先将东埔河、黄金水道的保洁工作直接纳入了基层办事处保洁工作的考核范畴,明确了保洁单位和责任人。同时,对于东埔河、黄金水道提出了明确的保洁标准:河床无沉淀物,河面无漂浮物。使东埔河、黄金水道至今保持了去年集中整治以来的清洁度。
      改革管理体制是源城区在接管市区环境卫生工作后所采取一系列动作中的关键一环。区环卫局副局长陈志光告诉记者,以前,市区的环卫工作是市局一级管理。源城区接管后,实行的是三级管理。目前,他们将市区的环卫工作划分了6个作业区,每个作业区由所在的镇、场、街道办事处负责管理,并建立基层环境卫生管理站。每个街道还配备一名管理人员,将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直接深入到街道、社区。同时,区环卫局还实行了干部挂钩分工包片责任制,从体制上完善了市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

□ 本报记者 廖旭辉






上一篇:数年前残忍杀害两女童并侮辱尸体 变态色魔被执行枪决
下一篇:全市法院坚决贯彻“五个严禁”多渠道收集廉政监督信息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