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合理规建农贸市场 让“马路市场”消失
今年是市区农贸市场建设和改造升级的启动之年,4个新市场和7个旧市场将启动建设和完成改造。同时,我市将在三年内完成9个新市场建设和18个市场的改造。
去年底,看着媒体上公布的项目规划表,市人大代表李小艺着急了,黄子洞片区新建市场的计划不在其中,这就意味着盘踞在万绿旅游大道上15年的“马路市场”仍将长期存在。
万绿大道上的“马路市场” 。
建议综述 三万居民盼农贸市场
今年两会前夕,源城区源西街道办事处黄子洞村村委会主任古涣兴找到市人大代表、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小艺,商量能否向市里建议在黄子洞片区规划建设农贸市场,解决该村和新塘村近3万居民长期依赖“马路市场”买菜的问题。这一问题正中李小艺下怀,经过调查研究,他提交了一份《关于重视规划建设农贸市场的建议》,受到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将其列为今年的重点建议。
建议指出,地处市区以西、万绿旅游大道旁的源西街道办黄子洞和新塘两村,近年来居住人口不断增加,但众多居民买菜却要靠万绿旅游大道两边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市场”的存在既影响辖区环境卫生,又阻塞了交通带来安全隐患,还有损我市的旅游形象。他建议,有必要考虑在黄子洞和新塘村之间规划建设一个较标准的农贸市场,一举解决“马路市场”带来的诸多问题。
现状 “马路市场”经营了十五年
日前,记者实地走访了这个让多方头痛的“马路市场”。上午8时,万绿大道车水马龙,但车子一过铁路桥,行进就变得缓慢。再往前走,以黄子洞幼儿园为中心,马路两边摆满了各种摊档,延伸了近百米,买菜的人络绎不绝,讲价声、叫卖声响成一片。该路段有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座,因此,除了买菜卖菜的人,上学的学生也特别多,还有进出万绿湖的旅游大巴,该路段显得拥挤不堪。
据古涣兴回忆,这个市场从形成到现在至少也有15年时间,“没办法,居民买菜图方便,管理起来困难重重”,来此买菜的除了黄子洞和新塘两村居民外还有站前社区的部分居住人口。正在买菜的村民赖阿姨说,离她们最近的是金沟湾市场,但离这里有近2公里,还要穿过铁路桥下的涵洞,除非要买一些生鲜,大伙都很少往那里跑,太远了。
记者调查 市区“马路市场”不止一处
据悉,万绿大道上的“马路市场”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附近居民反映,经常有车辆因躲避买菜的路人而发生交通事故,每年都会有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
古涣兴说,对这个“马路市场”,街道办和村里都曾试图整治,但包括他自己在内,有太多的人要在这里买菜,取缔有点不现实。据介绍,近日城管部门派了2个人并要求村里配合出2个人,联合对这一路段进行管理,但效果并不明显。
在他看来,马路市场的存在本身就不合法,根本就无法管理。他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辖区内规划选址,建一个市场,才能一劳永逸。李小艺代表表示,即使近期不能建设,也应该由政府出面做出规划,落实市场建设用地问题,否则时间一长,可供利用的土地都开发完了。
记者在市区各条街道走了一圈,发现类似黄子洞村这样的“马路市场”还有不少,长安路、永福路等路段的“马路市场”长期存在,相关部门均已意识到,但是暂时没有根治的办法,他们表示,治理“马路市场”,只能是宜疏不宜堵。
部门反馈 最快也要明年才能动工
据了解,为解决我市农贸市场规划滞后、总量不足、秩序混乱等问题,去年我市重新编制了发展规划。
市区规划设置农贸市场74个,其中近期规划新建9个,远期规划新建47个。今年起开始的市区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升级工作,属于近期规划范围,已经将解决市区“马路市场”现象统筹列入解决方案。包括永安市场等在内的6个市场的建设、升级改造建筑设计方案,近日将集中评审,5月下旬集中启动开工。
直接参与市区市场新建改造工作的市经贸局副调研员李超武介绍,在远期规划中,京九铁路以西、万绿大道以东(即黄子洞村附近)规划有一个用地面积5530平方米的市场。但他认为,李小艺代表反映的问题已经很迫切,有必要对规划进行调整,作为市场规划指导部门负责人,他将在市场建设改造协调例会上提出来,建议工作领导小组将此项目列入近期规划,但最快也要明年才能动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