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呼吁多关注“非遗”
本报讯 (记者 蒋安春 张安定)昨日,我市召开《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研讨会,众多专家学者争相发言。
据悉,我市即将出版河源历史文化遗产丛书,以梳理历史文化“珍品”和文物线索,《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系其中一本,由市政协、市文化局等多部门联手编撰。自2005年开始到2008年底,文化部门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摸底”普查,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线索442条,其中重点线索249条,已公布的线索名录有63项,拟公布河源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36名。
《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了我市目前已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共4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8大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介绍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政协主席陈志干参加研讨会并指出,要深刻认识到编撰该书的目的与意义,齐心协力做好工作,让更多的人关心关注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热词搜索:研讨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悉,我市即将出版河源历史文化遗产丛书,以梳理历史文化“珍品”和文物线索,《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系其中一本,由市政协、市文化局等多部门联手编撰。自2005年开始到2008年底,文化部门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摸底”普查,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线索442条,其中重点线索249条,已公布的线索名录有63项,拟公布河源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36名。
《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了我市目前已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共4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8大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介绍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政协主席陈志干参加研讨会并指出,要深刻认识到编撰该书的目的与意义,齐心协力做好工作,让更多的人关心关注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