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我市拟出台《大力推进客家古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六百年来的文化建设补课

      本报讯 (记者 蒋安春)为推进“文化河源”建设,市委市政府拟出台《大力推进客家古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昨日,我市召开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对该纲领性文件征求多方意见。市委书记陈建华指出,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把河源历史文化的脉络续上,提升起来。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善平主持会议。
      陈建华指出,河源是一个新建市,元末明初以来,文化建设一直停留在县级层次,因此我们要把600多年来在文化建设上缺的课补上。同时,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客家古邑,河源的文化建设要解决三个问题,即:要开展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抢救、保护和利用;要开展好客家古邑的文化研究,提升河源客家地位;要加快文化的硬件设施建设。
      据悉,《意见》阐述了大力推进客家古邑文化建设的意义,指出了近、远期的目标要求,提出了建设客家古邑文化的主要措施和保障机制。此外,《意见》还指出,要在今后3至5年内建设修缮一批文物古迹、名人纪念场馆、古村落古民居和革命历史纪念场所。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就如何保护、利用好我市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如何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精品等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在听取了各方意见后,陈建华指出,文化建设将最终决定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地区间的实力对比是以文化论输赢。因此,各级党政领导要增强文化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当前要做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文物普查和文物普查汇编的编纂工作;加快文物的抢救、修缮和定选,在今年底要认定一批市、县级文保单位,筛选申报一批国家、省级文保单位;要开展好历史文化、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研究;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文化队伍建设;开展好群众性文化活动;认真、一如继往地做好文化宣传;多渠道筹措文化资金。




上一篇:出入境旅行社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做到安全旅游
下一篇:河源爱心直达灾区 本报首批500多条花裙子已运抵四川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