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河桥改造方案确定 加宽约17米 新增3车道1人行道
核心提示
珠河桥改造牵动众多市民心。日前,现桥上游加宽改造珠河桥方案被最终敲定。为何选择这一方案,改建后的珠河大桥是个什么模样?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为市民解读最终方案。
一号方案被最终选定(图中白色部分为新加宽桥面)。
改造目的:打造快捷城市网络
珠河桥是连接新、老城区的重要过江(新丰江)通道,始建于1992年11月,1995年5月竣工,大桥全长305米,主桥长266米,桥宽19.6米,采用五跨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箱梁式结构。大桥建成以来,对新、老城区人流物流来往发挥了重要作用,方便了广大市民生活。
但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区人流车流等急剧增加,珠河桥交通频繁,通行能力低、通行速度慢等问题日益突出。去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市区7条重点市政道路建设,着力构建快捷的城市道路网络。确定了进入市区的大量客流,主要从粤赣高速公路桂山出口,沿迎客大道、滨江大道进入市中心的基本构想,珠河桥瓶颈制约成为亟待解决的矛盾。
据悉,滨江大道北自老城区新兴路,南至市高新区科三路,全长约9.1公里。规划为城市主干道及景观大道,对打通新、老城区与高新区的交通联系,减少河源大道交通压力等有着重要作用。建成后,新、老城区可以通过这条道路沿东江直接与市高新区连接。在工程设计过程中,珠河大桥与滨江大道的对接成为一个技术难题。
为此,市委书记陈建华几次召开会议,研究7条道路规划建设及珠河桥改造方案,并作出重要指示。市长刘小华4月8日、4月29日两次率队深入现场实地察看,并多次开会专题研究改造方案。根据要求,珠河桥的改造工作将力争在2010年世客会前完成建设投放使用。
五方案竞争:上游加宽PK建双层桥
经过初选,形成了现桥上游加宽(方案一)、现桥下游加宽(方案二)、现桥上游加建新桥(方案三)、现桥下游加建新桥(方案四)、双层桥(方案五)。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市规划建设局对珠河桥改造规划的五个方案进行了公示,并安排专人收集、整理市民的投票、意见与建议。
在这些意见中,方案一赢得了大多市民的青睐,方案五也有支持者。大家认为,方案一的交通组织比较到位,可行性强。
方案一即现桥上游加宽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是北桥头交通顺畅,对中山大道影响较小,施工时也不影响现桥通行,而且它的投资额是最少的,约需3000万元。支持者的意见认为,该方案最切合河源实际,容易实施,也最经济。他们认为,不宜在江面上建太多的桥,一次一次把江面缩小就没有了河源特色。而针对该方案南桥头线形稍偏的缺点,有市民建议,为了城市美观和减少建设成本,可以考虑将老城中山路两边门店的一层退2至4米,建成柱廊式人行道。
方案五是双层桥设计,这种桥较为少见,特色鲜明,因此也赢得了不少市民的支持。与其它方案相比,该方案桥头交通组织最顺畅,南桥头立交匝道离建筑也较远。支持者认为,如果加宽、新建桥梁的话,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新丰江上搭建太多桥梁会影响市容。而如果采用双层廊桥的设计,上层观光步行,下层小车通行,不仅能缓解交通,还将成为新丰江的景观新亮点。
此外,一些市民还建议采用水下过江隧道。市规划建设部门认为,这种设想要实施有很多困难,不但投资大、工期长,水下地质情况复杂,而且不是最好的缓解珠河桥交通压力的方案。
最终方案:在现桥面上流加宽
在多次进行实地调研,综合了专家、市民等多方意见后,市委市政府相关会议决定,采用现桥上游加宽方案改造珠河桥。会议认为,现桥上游加宽方案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工期相对较短,改造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较容易克服,改造后新老城区交通将更加顺畅。
市规划建设部门指出,珠河桥的改造,要优先考虑解决新、老城区过江(新丰江)南北交通流的组织;要充分考虑城市对外交通的连续性,并考虑珠河桥作为城市景观重要节点的要求;要考虑施工工期的要求,大桥改造要力争在第23届世客会开幕前建成通车;要控制投资,尽量优化方案、节省工程造价;要结合珠河桥的远期规划,充分考虑今后旧桥拆建的规划要求;此外,在现有的条件下,还要尽量优化桥、路对接的交通组织实施方案。
对于方案五落选的原因,规划部门解释说,该方案新桥比老桥高11米,对两江的城市景观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施工期间会造成桥的交通中断。此外,双层桥的投资也是最大的,约需9000万元。
改造后:增三车道整桥分向行驶
究竟选择什么方案?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多次实地调研评审,并结合市民意见,最终敲定了方案一即现桥上游加宽。记者从市规划建设局了解到,方案一目前正由设计单位细化完善,但大体的设计思路已经明晰。
据介绍,珠河桥加宽部分净宽约17米,将新增3个车道、1个人行道、1个自行车道。按照设计方案,原桥部分也将按照新建部分进行配套改建。
整个工程完工后,珠河桥全宽约37米,上下行各3个车道,中间以一条绿化带阻隔,由此实现珠河桥的分方向行驶,大大加快通行时间,提高使用效率。同时现有人行道将被加宽,自行车道将被明确划定,桥的整体功能得以完善。
为了使由新市区驶向老城的车流更好地连接上建设后的滨江大道,弥补上游加宽方案中南桥线行稍偏的缺点,珠河桥老城一端将兴建下穿隧道。由新市区驶向老城方向的车辆如要进入滨江大道,将由加宽部分右拐沿江行驶,走到现在的化龙步行街附近时可选择掉头,进入下穿隧道。设计中的隧道净宽约9米,净高控制在4.5米以内。届时,有了隧道的帮助,珠河桥改造的难点将被克服,老城区的交通组织将更加顺畅。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