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传统社会丛书》拟录入河源系列 本地学者挑文化研究大梁
本报讯 (记者 蒋安春)我市积极号召、鼓励本地专家学者系统和深入地去研究河源客家文化,以在明年第23届世客会前形成一批学术成果,为世客会期间将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做准备,同时,这些成果或将录入《客家传统社会丛书》,形成该丛书的河源系列,填补河源客家文化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薄弱。
昨日,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系教授谭伟伦和韶关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曾汉祥两名学者与我市文化界人士进行了座谈,就如何挖掘研究河源客家文化,如何编写《客家传统社会丛书》的河源部分进行了探讨。这也是我市客家古邑文化研究会成立后的首次活动。
据悉,《客家传统社会丛书》是一部对客家聚居区域的历史渊源、传统社会结构、社会经济以及客家人的文化传承、宗教信仰 、民风民俗、岁时节庆等的调查研究之作。该丛书目前已出版了30本,较全面、系统地记录了闽西、赣南、粤东、粤北等客家地区社会生活传统。“但遗憾的是,粤东部分的研究仅以梅州为重点,河源部分的研究成果很少。”曾汉祥说,河源客家文化底蕴深厚,要力争用3到5年时间,对河源的客家传统社会作一个全面、系统地研究,出版编撰4到8本《客家传统社会丛书》的河源系列书籍。
昨日,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系教授谭伟伦和韶关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曾汉祥两名学者与我市文化界人士进行了座谈,就如何挖掘研究河源客家文化,如何编写《客家传统社会丛书》的河源部分进行了探讨。这也是我市客家古邑文化研究会成立后的首次活动。
据悉,《客家传统社会丛书》是一部对客家聚居区域的历史渊源、传统社会结构、社会经济以及客家人的文化传承、宗教信仰 、民风民俗、岁时节庆等的调查研究之作。该丛书目前已出版了30本,较全面、系统地记录了闽西、赣南、粤东、粤北等客家地区社会生活传统。“但遗憾的是,粤东部分的研究仅以梅州为重点,河源部分的研究成果很少。”曾汉祥说,河源客家文化底蕴深厚,要力争用3到5年时间,对河源的客家传统社会作一个全面、系统地研究,出版编撰4到8本《客家传统社会丛书》的河源系列书籍。
上一篇:市妇幼保健院深入基层开展实践 送医送药送文艺下乡
下一篇:爱心工程竣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