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言传身教,重续“非遗”根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活态存在和传承,多散于民间,主要依赖口传身授的方式得以延续,因此对传承人的保护成为重中之重。但是,认定传承人只是我市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的第一步。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张冠初说:“接下来,要建立讲习所和‘非遗’项目的传承培训基地,争取政府对传承人的财政支持。”
    建立讲习所是为传承人提供一个“授艺”的平台,打破以前家族式或单一的传承模式,避免人亡艺息,同时,也将扩大“非遗”项目的影响力。更有意义的是,传承人能够在“带徒弟”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创新,使自己的技艺与时俱进,探寻出一条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而对“非遗”项目的市场和文化根基的培育,就需要从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等基础教育开始。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到紫金调研花朝戏时也曾指出:“花朝戏是个小剧种,要注重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培养年轻的传承人。”
    据介绍,我市的一些优秀“非遗”项目已经开始走进校园,在社会上进行普及。从2005年起,紫金花朝戏剧团在紫金县二小、县职业中学开设花朝戏培训班,并从2007年开始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花朝戏艺术讲座;乡土教材——《紫金县花朝戏艺术普及》已进入校园;和平县的“龙舞”、“狮舞”、“腰鼓舞”、“碟子舞”、“秧歌舞”、“采茶舞”和一些民乐演奏已进入该县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2007年,和平县开始恢复失传已久的少儿民间艺术“凳板龙”……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今年4月的一份调研报告《留住客家记忆》中建议,我市可创建一批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形成广泛的民间艺术群众基础,还可选择有条件的学校、企业和文化事业单位建设一批“非遗”传承基地。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谢海航认为,“非遗”项目要更好地保护传承,获得新的生命力,就必须探索对其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使“非遗”项目走进“市场”,成为产业,形成文化特色品牌。
    《留住客家记忆》的调研报告建议,我市的“非遗”项目要走“以保护传承促进开发,以开发实现更好保护传承”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即要做大一批“非遗”展示活动项目,使之成为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如连平忠信花灯节;要培育一批“非遗”旅游景区,形成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旅游区块,如可在万绿湖景区和我市各地的温泉、古村落等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商演、展览等活动;要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重点抓好和平竹木雕艺术、阳明仿古造纸、连平客家娘酒酿制、和平泥鸡泥鸭、康禾贡茶、老隆牛筋糕等一批民间工艺技艺产业基地的建设,并通过实施文化经济政策,扶持民间艺术特别是手工艺生产企业走向市场。
    本报记者 蒋安春






上一篇:强综治 创平安 促发展
下一篇:河源电厂建设进入最后冲刺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