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遍览祖国山河美 开启晚年心智情 老翁二度夕阳红

    核心提示:
    “庐山竹映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似金球,走进江北三千里,远观江南十二洲,好景一世游不尽哟,天若有缘,我再来游哟……”
    这是和平彭寨马塘熊文欣等四位老人结伴旅游后自编的客家山歌。在乡村老人熊文欣几人的心中,旅游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熊老一句话总结了对旅游的心得:遍览祖国山河美,开启晚年心智情,老翁二度夕阳红。

    日前,记者来到马塘村熊文欣的家中,门口一副对联:远揽旧山河,明增新岁月,横幅是“明远居”,显得颇有一番韵味。不足10平方的农家小院里,花草繁茂,海棠怒放,熟透的黄皮压满枝头,熊伯正忙着给花草浇水。
在熊伯的引导下,记者走进围龙屋,不大的客厅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但是正对面的一些花花绿绿的相片很是惹人注目。熊伯说,吾庐虽破,独爱旅游,这些相片都是这些年在外边旅游时留下的。坐在记者面前的    熊伯今年已67岁,但依旧红光满面,精神矍攫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

外出旅游收获多多
    当年新疆和田的库尔班骑着毛驴去北京看毛主席的事经改编成电影,曾经风靡一时,熊伯对此印象很深,当时他就有个心愿想去北京看看,但一直心愿未遂。直到到了2006年5月的一天,熊伯和,村里的几个闲不住的老人商量想去北方游一游,这才熊伯听到这个消息表示要参加。5月份一天,晚上九点钟,熊文欣跟村里其他三位老人一起,从和平坐火车,踏上了到去北京的旅程。
    首次坐上火车的熊伯一路上心情特别舒畅。当时正值北方小麦收获时节,从火车上看去,金黄色的麦子,一眼望不到边,熊伯感到既新奇又兴奋。第三天早上7点多钟,他们就到达了向望往已久的北京。在北京,熊伯呆了三天,游了十三陵水库、老北京四合院、万里长城、故宫、天坛公园、人民大会堂等,特别是瞻仰毛主席纪念堂、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了却了他多年的心愿。
    北京的绿化也给了他很深的印象。在家里喜欢种花的熊伯认识的花就有100多种,但到了北京,还有很多花连名字都叫不上。这一次旅游,他们除了北京外,还到了宜昌看三峡大坝、武汉看黄鹤楼,后又到江西看登庐山。熊伯说,在庐山上,满眼奇松、怪峰,耳边松涛阵阵,极目远眺,处处是云雾缠绕,美不胜收。古人留下的“云雾的家乡”词句,这次他真正感受到了。
    2007年熊文欣和熊百聚结伴游了龙南的小武当、龙川枫树坝水库、霍山等。熊伯说,他非常喜欢这样结伴游,有说有笑,既能看看美好景色,又锻炼身体。旅途中,相识的、不相识的,大家随意看风景,漫无边际地聊天,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相似的经历、共同的话题,让他们在交流中一次次开怀大笑。

旅游强似吃补药
      “现在,旅游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是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的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熊伯说,每年他都要拿出1000多元用来旅游。“自费旅游是花了不少钱,可得到了轻松和愉悦的心情。”,这比吃补药强百倍吧!”熊伯说。
    在马塘村,熊伯并不是一个有钱人。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农家阿伯,平时的生计就靠几亩薄田。几个孩子时不时给他和老伴一些零花钱,他平时很少花这些钱,一个月一个月积攒下来。就这样,每隔一段时间,老人就出外旅游一次。村里有些人对他的做法很不理解,熊伯认为,人活一生不能就憋在家里等死,在自己腿脚利索的时候,出外走走、四处看看,那样活得才有滋味。
    熊伯说,现在社会发展的得真是快,每次出来都很有收获,眼界开阔了,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了。熊伯说,如果身体还行,还会再攒钱继续到没去过的地方游玩的。在旅途中,熊伯相当地的节俭,能省就省。熊伯说认为,吃穿不必太讲究,只要人精神好、身体好,人就会很快乐!
    “2006年北方游,2007年江西游,去年海南游,今年要不是甲型N1H1流感,还准备外出旅游呢。”熊伯如数家珍地向记者讲着这几年的旅游。说到兴头上起,他还“得意”地给记者展示起了他的收藏,在北京旅游时买的一个古炮台长城模型。熊伯的老伴说,这是熊伯的宝贝,一般从不轻易展示。熊伯还说,他准备把这些外出拍的照片请人制成电子相册,把游过的地方编成山歌, 在电视里也可以放出来, 让天安门、长城、海南岛等等这几年自己“游历”留下的倩影让家乡人也分享分享。
    本报记者 张    涛
    特约记者 曾海生






上一篇:我市扶贫开发将改变吃大锅饭模式 部门包村干部挂户
下一篇:市委中心组举行专题(扩大)学习会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