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我市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为百姓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核心提示

      13 台救护车、4 部中巴,40 名交警、38 名学生志愿者,还有270 名病人,2009 年4 月22 日早晨7 时,市人民医院病人大转移的“战斗” 正式打响,搬迁工作得到了市公安局、市卫生局等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上午10 时20 分,随着传染科最后一个病人的安全转移,河源市人民医院顺利完成整体搬迁,有着103 年历史的医院,正式搬到位于纬十四路与文昌路交会的新院址。

      近些年来,我市卫生工作立足于广大群众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立足于基本医疗制度的完善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全,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河源340 万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公共卫生安全得到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自然资源的加快开发,重大疾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重大传染病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时有发生。预防为主是我们国家一贯坚持的卫生工作方针,为此,我市一直致力于构建以疾病预防为重点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造建设了市、县疾控中心和综合医院的传染病科。全市的公共卫生安全防控能力显著增强,提高了我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效控制了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近些年来,在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狂犬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同时,我市还有效地应对了多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003 年,我市遭遇到突如其来的“非典”重大疫情的袭击,全市共报告19 例“非典”病例,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疫情得到了迅速的控制,取得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

      2008 年,我市取得了防治手足口病工作的胜利,及时开展了问题奶粉事件引起的婴幼儿患泌尿系统结石的筛查和救治工作。 2008 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1057 例,除1 例疑似病例死亡外,其余病例均治愈出院。全市共筛查婴幼儿5.8 万例,发现因食用问题奶粉引发泌尿系统疾病的患儿602 例,住院94 例,其中90例治愈出院。

      除此之外,我市还成功地防控了2005 年特大洪涝灾害可能引发的传染病,确保了灾后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医疗服务环境不断改善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从完善城乡医疗机构建设和管理着手。我市致力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逐渐形成以市级医疗机构为龙头、县级医疗机构为骨干、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直属医疗机构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建成了市人民医院新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院的整体工程也基本完工,并计划在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被纳入2008 年市重点建设工程的十件实事之一的市中医院新院建设,也于日前正式破土动工,中医院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各区县委政府也十分重视县级医院的改造建设。龙川县相继建成了住院大楼和中医院医技大楼,连平县和紫金县也建起了门诊大楼,和平县正在规划筹建县人民医院新院。所有这些建成的项目和在建的项目,对打造医疗服务新环境,推动卫生事业的新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同时,我市还加强了对医疗机构管理的力度。从2005 年起,全市医疗机构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督察,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平价门诊、平价药房、平价病房,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收费行为,医疗机构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科学化。

农村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2005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全市农村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从2005 年起,我市分期分批改造建设了 68 所薄弱乡镇卫生院,每所卫生院改造资金达60 万元以上,到2007 年底,改造建设任务基本上完成,乡镇卫生院建设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从2008 年起,对全市28 所农村医疗机构进行标准化建设,并把乡镇卫生院定位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行“一村一站一村医”每年一万元补偿等政策,加强了对村卫生站和村医的管理。

      此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今年,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 2516608 人,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95.4%,占农村常住人口的99%,全市五保户、特困户、贫困人口参合率均为100%。而且全市乡镇卫生院和部分县级医院实行即时补偿,既方便了参合群众,也给农民带来了实惠。2009 年,全市人均合作医疗补偿标准增长到110 元,住院补偿封顶线最高可达5 万元,全市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了初步的缓解。

医疗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2006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卫生人才工作的意见》,决定从2007 年起,对我市卫生系统一线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和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全日制本科学历人员给予津贴。通过宣传优惠政策和落实津贴补助,我市不仅稳定了大批卫生人才,还新增了一批“双高”人才。尤为可贵的是,近年来我市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逐渐得到改善,提高了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我市还加强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一大批医护人员参加了培训并取得了合格证书。 见习记者 冷春玲






上一篇:河源市环保局落实污染减排措施 全力推进“创模”工作
下一篇:中国诗歌万里行结束河源行程 诗人们惊叹“山色”动人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