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期间有人疯玩之后留下满地垃圾 清扫人力增6倍多
皓月当空,夜色很美。赏月的人三五成群,高谈嬉笑,一幅热闹喜庆的景象。在月光与灯光交织成的昏黄光线下,却出现触目惊心的一幕:草坪里和广场上,大量的塑料袋、果皮、纸屑堆积,一片狼藉。
这是网友“老刀未宝”用相机记录下的中秋夜市区文化广场一景。
“老刀未宝”记录下的这一幕,只是黄金周中暴露出的不文明行为中较突出的一类。它很容易引起市民对“文明出游”这个老生常谈话题的关注。因为话题虽老,但陋习未改,警醒和反思的意义仍在。
记者在近日对“文明出游” 的调查采访中,逐渐在心中产生了三个问题。记者用这三个问题来检审自己,也希望读者在出游时能常常以此自问,警醒自身。
有游客在野趣沟风景区攀折花枝。
一问:你是照片中的那个人吗?
10 月3 日中秋夜,恰逢自 1987 年以来最高最亮的月亮“露脸”,出外赏月的市民和游客很多。明月、高喷、霓虹灯等美景在大家心中留下了美好记忆,但 “满地垃圾”这不和谐的一幕也让不少人印象深刻。在某论坛上,有到文化广场赏月的网友甚至称“去到那里还以为去到了垃圾场”、“触目惊心”。而网友“老刀未宝”贴在该论坛上的照片,更是直观再现了当时满地狼藉的场景。
中秋夜遗留的垃圾有多少?记者了解到,平时负责清扫文化广场的是源城区环卫所的一个5 人小组,但是中秋节后的第二天,因为广场垃圾太多,其他的小组纷纷前往支援,30 多人从早上6 点半清扫到上午10 点半,才把广场打扫干净。一位环卫工人说:“光是在广场口,就清理了5箩筐垃圾。”
“老刀未宝”在论坛上问: “你是否在现场留下了垃圾?”简单的一个问题,却引人深思。
事实上, 卫生差只是国庆期间反映的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4 日,记者的一位朋友到野趣沟风景区游玩, 就目睹了诸多不文明现象: 有游客嫌天热, 光着膀子到处走; 景区跷跷板的一头被弄断了一根柱子, 一架秋千断了一条绳子; 一些游客故意把道路上的宣传广告牌、指示牌弄乱。而5 日晚,记者在市区火车站广场看见, 一群小孩攀爬在广场中心的赵佗塑像上,肆意嬉闹。
市区某论坛的一份调查显示,国庆期间,“大声喧哗”、“乱丢烟蒂”、“浪费食物”等不文明现象时常可见。
二问:你是制止还是沉默?
一个简单的问题是:看见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你会上前制止吗?
国庆节当天,市民王先生到文化广场游玩,目睹了一群人在绿化树下“摘”灯笼。他说,当时周围有很多人,却没有人上前去制止。王先生上去劝说,这些人并不理睬,直到他表示要报警时,一伙人才讪讪离开。
记者在网上就该问题进行调查时,网友们大多称没有制止过,有人直言“还真没有这么多精力去制止”。对于种种不文明行为,一些网友也表现出了一种习以为常的态度。网友 “心随枫飘”说“已经司空见惯了”,“就是那么帅”表示“正常得很”,“Kleey”称“节日的时候,哪都一样”。
有网友表示,在制止他人之前,关键是要从自身做起。 “oshirley”说“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们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并建议“相关部门应该抓紧教育及管制”。
也有网友认为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更快更好地在社会上形成文明风气。网友“游 311”说“哪怕只有一点点努力与付出,也会比沉默和叹息有力量”。
三问:你心中是否有“公约”?
一个朋友曾经和记者说过这样一件事:2007 年,他第一次到万绿湖风景区游玩时,把一个空瓶子放在一张石椅上,随团的导游见到后,立即就将这个瓶子装进了身上携带的环保袋中,这让他大为尴尬。
记者从市旅游局了解到,万绿湖是全国最早使用环保袋的景区。1996 年9 月,万绿湖旅行社导游员开始背“环保袋”上岗, “环保袋”上印有“善待自然,请把杂物交给我”字样。第二年,我市所有导游员进万绿湖时都背上了环保袋。而“环保袋”上岗后,游客在景区丢垃圾的现象就减少了很多。
事实上,记者在采访时就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现象:在各景区,游客乱丢垃圾、大声喧哗的现象较少;而在广场、街道等场地,随意丢弃垃圾等种种不文明现象却很严重。
市旅游局一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与“环保袋”的效果类似,是环境与人的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游客心中先有了一纸“文明公约”,就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同时,旅游区洁净的环境也会影响到游客行为。而在广场、街道等场地,很多人心中并没有这张“文明公约”,部分人存在一种“随大流” 的心理倾向,看到同类不文明行为大量存在,更不愿克制自己。
网友“刀客流”认为,出行时,我们的心中都应该有一纸 “旅游文明公约”,时时用来警醒自己的一言一行。本报记者蒋安春
上一篇:高速公路迎来返程高峰几分钟内就排起几公里长“车龙”
下一篇:市领导慰问值班人员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