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是故城还是营寨?东源县双江镇神秘古建筑何时揭开面纱

核心提示

      荒苔野径,断壁残垣,东源双江牛颈筋山“赵佗故城”遗址依然沉默,然而,沉默的它并不寂寞,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围绕着它是不是秦时赵佗所筑,一直未有定论。有人说它是赵佗故城,有人说它更像是一座营寨。故城也罢,营寨也好,这一切,都是一个难解之谜。10 月23 日,记者来到“赵佗故城”遗址探幽。

目前这样的石桅杆在我市境内仅存两处。

山势险峻

      东源牛颈筋山位于双江圩镇正南方向,山高海拔436.3 米,东西走向,南北两面多是悬崖峭壁,形成一座独立山头,雄踞群山之中,山势险要,易守难攻。

      当地老百姓所说的“赵佗故城”遗址位于牛颈筋山的最高峰。记者在遗址现场看到,山顶有用特大火砖所砌之城墙,绕山而建,墙高2.3 米。修建城墙火砖规格颇多,最大的规格是长33 公分、宽15 公分、厚6 公分的,最小的规格是长27 公分、宽13 公分,厚6 公分的。砖中心大多有一窝陷,似小孩足印,别无花纹,砖呈褐青色。

      据当地村民讲,大跃进年间,由于兴建双江粮仓,城墙上的大量火砖被拆下担走,仅存断壁残垣了。

三道防线

      关于“赵佗故城”之原貌,据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讲,城原有东、南两座拱形城门,门阔五尺,高八尺,除悬崖外,山顶周围均筑有城墙,高达三米多。

      东源县双江镇宣传委员曾庆伟告诉记者,根据有关专家考证,“赵佗故城”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设在距山五里左右平原处的莲塘寨、榄坝坑、疴屎岭三处,原有小寨,均挖有濠沟设防形成犄角之势。第二道防线设在牛颈筋山半山腰的险要处,牛牯勃、铜锤打硬颈、牛麻勃三处,亦成犄角,均挖有濠沟,小平台可施放擂木石。笫三防线就是“赵佗故城”的城墙。西向城外五十米处有一大坪,可容三五百人驻脚,附近百米处有清澈山泉,为城最近之驻兵地及水源。进兵可速达一、二防线,退兵则可固守城池。

“赵佗故城”?

      “赵佗故城”遗址现场的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应该是一座军事营寨,屯兵之所。但一座军事营寨何以为“ 赵佗故城” 呢?曾庆伟说,一些史志记载说,此处是赵佗任龙川县令时所修筑。另外,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说,城门被毁之前曾亲眼看到过城门上挂着“赵佗故城”的木牌匾。

      据《河源县志》记载,赵佗神庙前有两根石桅杆,每根长3.65 米,直径0.23 米。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两根石桅杆,巍然屹立,很是惹人注意。从正对着石桅杆供奉的赵佗牌位来看,此处与赵佗有莫大的关系。但在没有明确的佐证之前,这一切还仅仅只是猜测。

                                                        本报记者 张涛

 更多精彩请登录河源民生论坛: 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10740&highlight=%D5%D4%D9%A2%B9%CA%B3%C7%27






上一篇:滨江大道建成后将是大公园
下一篇:农产品质检培训结束 合格检验员统一颁证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