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河源客家历史文化具有价值 四角楼与木雕引起关注
核心提示:“河源作为纯客家地区,研究虽然迟一些,但从学术研究方面来说,更具潜力。明年世客会在河源举办,无论从学术上,还是从现实方面,研究河源客家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 10 月30 日,赣南师范学院客家文化研究院院长罗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10 月30 日至31 日,由罗勇带队的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客家文化考察组来我市考察客家历史文化,其认为在客家历史长河中,缺少了河源这个重要的环节,是不完整的。
想像力丰富的木雕
在和平林寨兴井的客家围屋里,处处可见雕梁画栋。
随队考察的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钱杭对木雕有一定的研究。他说,兴井村客家围屋内装潢精美,显得富丽堂皇,这与徽派古民居木雕有相似性。然而从雕刻的图画来看,比徽派更具有艺术性,更具有想象性,观赏性的价值也更高。
钱杭观察注意到,古民居雕刻的图案中有“鱼化龙”这种动物,而这些在徽派则是没有的,这种雕刻图案是来源于日常生活而又脱离于日常生活,反映当时雕刻工匠丰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技艺水平。
中西合璧的四角楼
令钱杭惊奇地是,这些巨型围屋一方面非常注重风水,围屋内不少门的位置和方向都很奇特;另一方面又融入了西洋风格,中轴线祠堂两旁的横屋有西式走廊和栏杆。“这样杂糅了多种文化元素的古代民居建筑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不多见。”钱杭说。
从地面上的柱础到屋脊上的金枋脊枋,做间隔用的屏风,处处使用了镂雕、浮雕、圆雕。考察的一些专家称赞说,兴井村客家围屋内的装饰文化味非常浓郁,堪称客家民居里罕见的建筑奇葩。
钱杭说,研究兴井古村落,可以探讨这些古建筑没落的原因、没落的经过,是不是与城市化、与历次政治运动有关。
保护古宅任重道远
在一处名为颖川旧家的古建筑中,钱杭找了一圈也没有看到一件灭火器。他说,作为省级古村落的古建筑,必须要配备必要的灭火工具。像这样高大的建筑,一旦失火,救援不及,将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据了解,薰南楼在几年前突然失火,内部结构全部烧光,2000 余平方米的精美建筑只剩下外墙。谦光楼东侧外横屋也因失火被烧毁。
“现在不少围屋岌岌可危,屋内杂草丛生,瓦面大量腐朽掉落,需要整修。一些围屋竟变成了村民的养鸡场,破坏比较严重。有的农民房紧贴着围屋墙壁兴建,对这些围屋本体以及整个景观造成了威胁。”钱杭说。他建议政府要注意保护好客家古建筑群。本报记者 张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