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体质监测发现40至49岁人群体质最差 需锻炼强体质
市民通过参与国民体质测定可了解自身的体质现状。资料图片
昨日,记者从市体育局了解到,《2008 年河源市社区居民体质监测公报》已新鲜出炉。《公报》显示,40 至49 岁年龄段人群的体质状况最差。《公报》建议相应人群要引起重视,防微杜渐,通过合理饮食、科学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为自己的健康“加分”。
据了解,2008 年社区居民体质监测测试对象为新江、东埔、埔前、上城等社区20 至69 岁的市民,舍去存在可疑不合理数据或数据不全等样本,最后采用946 例样本(其中男性466 人,女性480 人)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得出最终监测结果。
女性体质优于男性
2008 年河源市社区居民体质优秀率为12.9%,良好率为26.3%,合格率为51.8% ,不合格率为 9.0%,大部分居民体质处于良好和合格之间。
从男女体质各评定等级人数百分比构成比例来看,女性社区居民体质水平要好于男性。体质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女性高出男性2.1个百分点。
从不同年龄段人群体质各评定等级人数百分比构成比例来看, 30 至39 岁年龄段人群的体质状况最好,体质水平达到良好及以上的比例为51.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40 至49 岁年龄段人群的体质状况最差,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的比例仅为27.4%,且不合格率达到 14.5,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心脏功能敲响警钟
监测公报显示,我市社区居民的台阶指数评定结果不理想,中等以下水平的比例达到38.2%,优秀率为11.4%,良好率24.0%,中等率 26.4%。据悉,台阶指数主要反映人体在有氧运动过程中,心脏的功能能力,台阶指数越大则心脏功能越好,从测定结果来看,我市社区居民的此项能力较差,需多参与有氧运动进行锻炼。
此外,反映人体肥胖程度的 BMI 指标中,有10.1%的人属于体重偏轻,58.2%的人体重为正常, 27.4%的人体重为超重,4.3%的人体重为肥胖。其中,男性体重达到超重或肥胖的比例为40.7%,而女性为22.9%,男性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显大于女性。
锻炼意识较为薄弱
据悉,市体育局还通过问卷对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008 年社区居民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体育锻炼的人占72.6%,其中有25.8%的人平均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次数的体育锻炼,有27.4%的人从未参加过体育锻炼。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区居民健身意识也逐渐增强,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体育锻炼的比例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如,在20 至29 岁年龄段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体育锻炼的人比例为69.7%,到60岁及以上人群增长至81.1%。其中,每周参加五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比例随年龄变化最明显,变化范围为 2.5%~35.1%。
针对我市社区居民身体素质各项指标表现出非均衡发展问题,专家建议市民积极参与国民体质测定,了解自身的体质现状,为有针对性的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提供参考,进而采取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达到各身体素质指标均衡发展的目的。本报记者 谢素德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