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部门网站“打瞌睡”或成“被告”

核心提示:

      信息不公开,小心成“ 被告”。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公布了《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征求意见稿)》,它显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政府信息公开行为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有十多种,其中政府门户网站是主要方式。前昨两天,记者调查我市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网站时发现:市政府门户网站等大多数网站,因内容丰富信息公开及时而受到较高评价,但也有一些网站存在更新慢、 “打瞌睡”、成“空壳”等怪现象。

网站平台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

信息公开成就显著

      昨日上午,记者点击进入市政府门户网站,发现内容非常丰富,除了政务公开的各种新闻信息外,还有关于停电等各类便民的通知、公告,内容比较新。在便民服务频道,“百件实事网上办” 的子栏目,将与市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就业等办事项目的办事指南、办事相关资料放在平台上公开,并实现网上办事;而在场景式服务的子栏目中,将结婚、生育、养老保险、出行、户籍办理等事项进行场景式展现,令人如临其境。

      该网站还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设立了“个人办事”、“企业办事”的办事指南,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和企业。值得一提的是,该网站开设了“政民互动”平台,普通市民可在政风行风热线反映或咨询问题,而且做到事事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受到市民较高评价。

部分网站更新慢

      记者随后登录了部分市直部门网站及县区网站,发现大部分网站更新还算及时,多数都有近几天的信息。不过,也有部分网站处于“打瞌睡”状态,有的甚至只是一个空壳。

      在市某局的网站,市场信息频道中只有四条信息,而且都是 2005 年更新的。在某县人民政府网站,投资频道及旅游频道的栏目是空的,点击显示“无法找到该页”;更新较快的是各类政务性信息,内容大多体现的是领导莅临的访问或相关会议事项,百姓关注度不高。乡镇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更不乐观,很多乡镇没有设立网站,少数设立了网站的更新非常慢,大多数内容是几年前的;更有甚者,个别乡镇网站成了一个 “空壳”,打开只是一个首页,点击进入后全是空的。

网站建设逐年完善

      记者从市信息产业局了解到,截至去年底,我市有32 个政府网站,包括6 个县区政府门户网站和26 个市直部门网站。其中有行政许可事项的市直部门一类网站 18 个,无行政许可事项的市直部门二类网站8 个。尚有16 家市直单位还未建设自己的部门网站。

      据市信息协会负责人介绍,从 2006年开始,他们每年都会对市直部门网站及县区政府网站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显示,网站功能服务、公众互动和网站建设质量服务是各类网站的薄弱环节。

      对比06 年至08 年的评估结果,市直部门网站建设整体水平逐年上升,特别是在信息公开和在线服务方面,呈现出较强劲的上升趋势。表现在信息公开规范性、信息资源集成度、服务内容及网站专业化服务等功能明显增强。县区政府网站整体建设水平也呈上升趋势,信息公开工作正在向网站双向互动阶段积极过渡,但在线办事能力薄弱,公众参与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市民希望网上“捞干货”

      政府信息不公开或成“ 被告”的征求意见稿引起了市民和网友的热议。有市民表示,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但存在着“公开的群众不关心,群众关心的不公开”的误区,如文件、会议、规范大举公开,群众关心的教育资源的分配、使用情况及依据等公共信息公开不充分。

      有网友表示,网站的生命力在于新在于快。如果部门网站很久没更新,或搜索一些文件都搜不到,这样的网站还会有人光顾吗?可不少网站就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几乎没有什么点击率可言。“相比公仆信箱、政风行风热线,一些职能部门的网站为民办事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有的显示还是几年前的政策,其他内容无非就是一些领导的活动和会议报道,这种做法有待改善。” 本报记者 叶能军 文/图






上一篇:落户我市项目成最大贡献 李河君成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
下一篇:冷空气再次登门 潇潇秋雨伴今明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