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省检查组昨日“兵”分8路“望闻问切”检查河源市创卫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昨今两日,省爱卫会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要求,对我市创卫工作进行检查,此次检查将关系到我市能否顺利拿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入场券”,进入“国检” 环节。

      从昨日开始,省爱卫会检查组分成8 个小组,对我市的组织管理, 单位居民卫生, 健康教育,市容环卫及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场所与饮水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病媒生物防治等工作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今日,省检查组将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据了解,迎检前夕,我市紧紧抓住了今年9 月中旬省暗访组提出的脏乱问题,加大了对建筑工地、待建地、农贸市场、窗口单位、“五小”行业、城市“六乱”、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城区进出口等的整治、管理和巡查力度,把创卫工作做实、做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争取用最佳状态迎接省检,确保创卫的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迎检期间,市直和源城区各单位的干部职工按照市、区创卫办的卫生责任区划分,做好责任路段的卫生与秩序管理工作;环卫部门则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等实行24 小时保洁, 做到主次干道及绿化带洁净,确保“五个无”,即无废弃堆积物,无烟蒂、果皮、纸屑、塑料袋,无砖块、沙石,无污泥、积水,无人畜粪便;工商、市场物业管理部门指定专人监管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市场,同时,工商部门还加强了对市区建成区内废品收购点的监管,确保废品收购点卫生、不占道堆放。

   现场特写

专家“望闻问切” 为我市创卫诊脉

 

      省环卫协会秘书长郑曼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女士,但在深入市区检查市容环卫工作时,她却比中医把脉病人还谨慎细致,一丝不苟地为我市的创卫工作进行“望闻问切”。

     “望”即每到一个地方,郑曼英都要仔细地察看,不放过一个细微之处。在广晟凯旋城的一个工地,她仔细地察看了建筑材料的堆放情况,检查工地周围的卫生;在永和市场,她细心检查市场的排污情况,察看沟渠、建筑角落里的卫生状况,到一个个摊位中检查商贩有无乱丢垃圾;在一个花木市场检查时,她甚至钻到一棵棵盆栽中仔细察看。

      公共厕所里有没有臭味,市场有无变质食品,哪里有异味,要了解这些, “闻”是必不可少的。

      “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市场改造是怎样规划摊位的?”……检查中,郑曼英也不断发问,以便全面深入地掌握情况,直到大家给出了答案,她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切”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窗台上有没有灰尘,玻璃上有没有油污,郑曼英用手指轻轻一摸,便有了答案。

      经过“望闻问切”,郑曼英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市场检查时,她发现不少市场的熟食档没有设工作人员洗手、换衣的过渡间,一些市场的熟食区和生食区没有分开;在检查市容时,她发现一些饮食店把垃圾放在竹篓中,流出的污水污染了路面;在市区一些垃圾中转站察看时,她发现这些中转站使用的垃圾斗未经密封,在装运时容易泄漏垃圾。

      “诊脉”后,郑曼英也给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她说,农贸市场的摊位设计一定要科学合理,在市场改造时,工商、城管等部门应该给出专业性的指导意见,每一个摊位前都应该有一个垃圾桶,熟食区与生食区也要尽量分开;每一个饮食店要配备一个专用的垃圾桶,以约束商贩不乱丢垃圾。

      虽然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但我市在城市管理中的诸多亮点也得到了郑曼英的肯定。在公园市场检查时,看到整个市场干净整洁,规划合理,她很高兴地对市场管理人员说:“这个市场管得好,可以得满分!”     本报记者 蒋安春






上一篇:一家酒吧音乐从侧门传出对附近居民造成影响被责令整改
下一篇:专家“望闻问切” 为我市创卫诊脉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